志當存高遠,心當存澄潔。(圖片來源:pixabay)
魯仲連是戰國末期齊國的高義之士,又名魯連,他履建奇功而輕視富貴名利,甘心歸隱江湖。
魯連備受詩仙李白的推崇,李白在詩中多次以魯連自比,如《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唐)李白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魯人重織作,機杼鳴帘櫳。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源自《李太白全集》)
五月裡梅子開始發黃,蠶事完畢,桑柘葉也被採空了。魯地人重視紡織,家家窗裡透出機杼聲。回顧起我沒有出仕做官時,為學劍術來到山東。下馬持鞭拱手向人訪路途、探尋今後的前程時,卻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諷。
下愚之輩輕視有為的壯士,怎麼能以仕途上的得失來判斷窮困與亨通?我能像魯連那樣綁信在箭上,以此獲得攻下聊城那樣的大功績。同魯連相似,我想對國家有所作為和貢獻,卻又不追求功名利祿,甘于歸隱江湖。我最終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賞,只因羞與世俗之人相同。
我來東魯前就曾有西遊長安的打算,後來轉而向東,不料初抵魯郡就遭到了汶上老翁的嘲笑,我有「西歸」長安之意,但想到自己「直道」(通衡大道、正道)而行的人生態度如不改變,是很難得到朝廷重用的。但路行大道、正道才是我的一貫所為呀!
我將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長安,何懼前路險阻,即使有奸臣當道、昏蔽君主,我也無所畏懼。此去用不著你向我多說什麼了,你的話沒有任何意義,直道而行是我的一向作風,即使像飛蓬那樣隨風飄轉,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李白在詩中描寫了魯連這樣一個功成不受賞的高士形象,其實這也是李白自己形象的寫照。
李白詩中的「一箭書」,指的就是魯連曾經以一箭之書信退卻敵兵,堪稱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翻開史書,就讓我們一同回顧詩仙所指的這段精彩的歷史吧。
燕國攻打齊國,奪取了七十多座城,只有莒和即墨兩地保存下來。齊將田單就以即墨為據點大敗燕軍,殺死燕將騎劫。
當初,有位燕將攻佔了聊城,可是卻被人在燕王那裡進了讒言,這位燕將害怕會被處死,就死守在聊城不敢回國。齊將田單為收復聊城,打了一年多,將士死傷纍纍,可聊城仍然巋然不動。
齊國的魯仲連就寫了一封信,綁在箭桿上,射進城去給燕將。信上寫道:
「我聽說,智者不去做違背時勢、有損利益的事,勇士不去做因害怕死亡而毀掉榮譽的事,忠臣總是處處為君王著想而後才想到自己。現在將軍竟因一時的激憤,而不顧及燕王無法駕馭臣子,這不是忠臣所為;戰死身亡,丟掉聊城,威名不會在齊國傳播,這不是勇士的舉動;功業失敗,名聲破滅,後人不會稱道,這不是聰明人的舉動。」
「因此,明智的人不會躊躇不決,勇敢的人不會貪生怕死,如今是生死榮辱、尊卑貴賤的關鍵,取決於一時的當機立斷,這時不能決斷,時機不會再來,希望將軍能夠三思而行,不要與普通人一般見識。」
「況且,楚國進攻齊國的南陽,魏國進攻齊國的平陸,而齊國壓根就沒有分兵拒擊的意思,認為失去南陽之害,不及攻取聊城之利,所以一心一意攻打聊城。」
「如今秦王出兵助齊,魏國再不敢出兵平陸;秦齊連橫之勢已定,楚國此刻岌岌可危。齊國放棄南陽,斷棄右邊的國土而不救,平定濟北,是權衡得失定下的決策。況且齊國決心奪回聊城。」
「現在楚、魏兩國軍隊都先後從齊國撤回,可燕國的援軍仍然毫無消息。齊國既沒有了外患,就會與你相持下去直至最終定出成敗。如果還要據守已經圍困了一年多的聊城,我看您是辦不到的。一年之後,我恐怕就見不到將軍之面了。總之,攻取聊城是齊國既定不變的方略,你切莫舉棋不定。」
「將軍知道嗎?眼下燕國內亂,君臣失措,上下惶惑。燕將栗腹帶領大軍在國外連續打了五次敗仗,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卻被趙國包圍,屢戰屢敗。土地被掠奪,國君遭困厄,為天下諸侯恥笑。國家衰敗,禍患叢起,民心浮動。現在,大臣不足以倚仗,兵禍連連,國難深重,民心渙散。」
「燕王正處在心驚膽戰、孤立無援的境地,而你卻能指揮早已疲憊不堪的聊城子民,抗拒整個齊國軍隊的進攻,已歷一年,聊城現今仍安如磬石。將軍確如墨翟一般善於據守。士兵們飢餓到缺乏糧食而食人肉充飢,沒有柴燒,燒人的骨頭,都到了這樣的地步,而始終沒有背棄你的想法,你確如孫臏、吳起一樣善於用兵。將軍您的本領已在天下顯現!」
「雖然如此,可是替您考慮,不如保全兵力和車仗甲冑,罷兵休鬥,回國向燕王覆命,燕王一定會很高興。燕國的官吏子民見到你,會如同見到父母一般敬愛熱情,新朋故交會抓著你的胳膊讚揚將軍的赫赫戰功,這樣將軍就會名揚天下。然後,將軍上可輔佐國君,統制群臣;下可存恤百姓,奉養說客;矯正國弊,改革陋俗,完全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名。」
「如果將軍沒有回歸燕國的心志,不願回去,是否能考慮一下拋棄世俗的成見,到齊國來呢?我會讓齊王賜你封地,使您富貴得可以與秦國的魏冉、商鞅相比,代代相襲爵位,與齊長久並存,這是另一條出路。這兩種方案,一是揚名當世;一是富貴安逸,希望您仔細地考慮,審慎地選擇其中一條。」
「我還聽說,過於看重小節,難以建樹大功;不堪忍受小辱,難以成就威名。從前管仲彎弓射中桓公的帶鉤,這是犯上作亂;放棄公子糾,不能為公子糾死義,這是貪生惜命;身陷囚籠,這是奇恥大辱。具有這三種情況的人,國君不用他作臣子,而鄉親們不會跟他來往。」
「當初假使管子長期囚禁,死在牢獄而不能返回齊國,那麼也不免落個行為恥辱、卑賤的名聲。連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恥,何況社會上的輿論呢!」
「然而管仲不因為身在牢獄感到恥辱,卻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恥辱,不以未能隨公子糾去死感到恥辱,卻以不能在諸侯中顯揚威名感到恥辱。因此他雖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過失,卻執掌齊國政事,輔佐齊桓公,扶正天下,九次召集諸侯會盟,使桓公得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他自己也名滿天下,光耀鄰邦。」
「曹沫是魯國的將軍,三戰三敗,丟掉很多土地。當初假使曹沫不反覆仔細地考慮,倉促計議就刎頸自殺,那麼,也不免落個敗將的醜名了。這樣一來,就不能稱為勇士;功名淹沒,不能算是聰明。」
「可是,他能隱忍多次敗北的恥辱,卻回來與魯莊公重新謀劃計議。齊桓公威服天下之後,召集諸侯會盟,曹沫就憑著一柄短劍,在祭壇之上劫持桓公,從容不迫,義正辭嚴,多次戰敗丟掉的土地,一會兒功夫就收回來了,天下為之震動,諸侯驚駭,他的威名更遠播吳、越,而名傳後世。」
「以上說的管仲、曹沫兩個人,並不是不能遵行小節,為小恥而死,只是他們認為功名未立,壯志未酬,憤而求死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才決定拋棄憤恨之心,成就一生的功名;忍受一時恥辱,建立萬世功業。他們的功業,和三王的功業爭相流傳,而名聲和天地共長久,願將軍三思而後行!選擇其中一個方案行動吧!」
據《史記》,燕將看了魯仲連的信,哭了好幾天,猶豫不能自斷。想要回歸燕國,已經產生了嫌隙,怕被誅殺;想要投降齊國,殺死和俘虜的齊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後被污辱。長長地嘆息說:「與其讓別人殺死我,不如自殺。」就自殺了。聊城大亂,於是田單攻下聊城。
據《戰國策》,燕將深為魯仲連的信所折服,答覆魯仲連說:「謹遵先生之命。」於是,背著兵器撤軍回國。齊兵對聊城的圍困因此解除,使百姓免遭刀兵之禍。
雖然史書的記載有些出入,但聊城的最終結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由於魯仲連的「一箭書」,還要持續年餘之久戰爭的聊城,得以立刻收復,戰爭結束,人員傷亡減少至最低,避免了更大範圍的生靈塗炭。因此,史書上說,這都是魯仲連的功勞呀!
田單凱旋後,向齊王述說魯仲連的功績,齊王想要封他爵位。魯仲連為此逃到海邊,隱居起來,說:「我與其因獲得富貴而屈從於他人,還不如貧賤而輕視世俗、放任堅持自己的心志啊。」
「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魯仲連就是這樣一位奇人!他智慧超群,出奇謀、立奇功,卻不以功自居,無視榮華富貴,堅守心志,是個灑脫、曠達的高人!魯仲連也是位才智非凡的語言大師,鞭辟入裡、簡潔含蓄。他古道熱腸,善於排患解難、救人於水火,乃俠義之士。難怪詩仙對他讚賞有加,推崇備至!
(文獻參考:《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鑒》)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