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人生路漫漫,父母和兒女不能陪彼此一輩子,所以要懂得放手。
作為父母,最驕傲的莫過於培養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提到: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培養孩子,讓他們養成健全的人格呢?
1、守護孩子的自尊心有助於形成完整的人格
在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方面,很多父母都做的非常不足,不懂得尊重,認為「棒子底下出孝子」,不自覺地在孩子面前樹立父母的權威。
前幾天,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幕讓人揪心的畫面:
包子鋪的老闆娘衝著正在玩耍的女兒喊「快回來吃飯啦」,可是小姑娘跟小夥伴玩得太投入了,沒有聽到媽媽的叫喊。
小姑娘玩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媽媽提著鞭子氣沖沖地跑過來抽了她幾下,吼到:「喊你吃飯,居然不回來,玩可以當飯吃嗎?」,當時所有在場的小朋友都嚇呆了。
小姑娘憤怒又尷尬,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了。
第二天,經過的時候,我看見小姑娘遠遠站著,不敢過去跟小夥伴玩;我還聽到有小朋友嘀咕道:「不要跟她玩了,她媽媽要打人的,好嚇人啊!」
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小時候鄰居家的嬸嬸也經常這樣打罵孩子,現在她的孩子比較自卑,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總害怕自己做不了。
父母這樣的行為負面影響太大了,希望包子鋪的老闆娘不要再因為情緒打孩子了,否則小姑娘的自尊心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莎士比亞曾說:「沒有自尊的人,即近於自卑。」自尊的對立面是自卑,自卑的人是無法健康快樂的成長的。
一個沒有被尊重的人,很難有自尊,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自我尊重的黃金階段,而父母的尊重是孩子自尊心的重要保證。
蘇格拉底說:「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備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
所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真的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健全人格的首要條件。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最好的辦法就是肯定他們
人類心理學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認可的需求,被肯定的人表現出來的積極性比一般人都高,這有助於培養個人的自信。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父母很難做到與孩子平等交流。
不平等的交流是加深代溝的罪魁禍首,這方面不得不佩服龍應臺先生,她通過三十六封家書巧妙地打開了與兒子安德烈的心結。
龍應臺五十歲的時候,安德烈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喝酒,嗑藥,早戀,翹課。
作為母親,她十分焦急,開始的時候她批評兒子,否定他的行為,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還迎來了母子間的爭吵和隔閡。
為了打破僵局,她選擇與安德烈寫信溝通,放下之前的質問,轉變了交流的態度,讓安德烈敞開心扉。
平等的交流,讓安德烈覺得自己被肯定,更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媽媽,龍應臺也積極回應了兒子的看法,兩人的交流越來越深入。
她在一封家書中鼓勵他:
安德烈,你才19歲,不需要否定自己,你只是沒有找到自己可以著力的點。等你決定是否要行動,該怎麼樣行動的時候,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做的。
被肯定的安德烈越來越坦誠,越來越自信,因為他相信媽媽會支持他,就算觀點不一致也會用心傾聽,給出很好的建議,不像之前那樣指責和質疑。
給予肯定是父母瞭解孩子的第一步。
只有當父母完全瞭解孩子的時候,才知道怎麼樣去引導他們。同時,父母的肯定是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來源。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孩子被父母質疑的時候,他們是最孤獨,最不自信的。這種孤單和不自信輕則導致溝通障礙,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偏激的行為,所以,給孩子自信才是明智之舉。
大量的事實證明,父母的肯定對孩子的自信心和未來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個有口吃毛病的孩子自卑極了,而他的母親對他說:「孩子,這是因為你的嘴巴無法跟上你聰明的腦袋之故。」
這個孩子長大後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
父母的肯定,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讓他們更加自信而勇敢地去追逐自己夢想……
父母的一句肯定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3、保護孩子好奇心,讓孩子熱愛生活
上週去植物園玩,一位爸爸的行為讓我十分感動。
他陪著女兒看各種植物,當女兒興致勃勃地問:「爸爸,這是什麼啊」,他都會仔細地解答,並且還告訴她這些植物的用途。
遇到不懂的,他就跟女兒說:「這個爸爸也不確定,咱們回家查查網路和相關的書籍,好嗎?」女兒就會高興地說,這個她來查。
其實,這個小小的互動,不僅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還鼓勵了他們去探索和發現未知的事物。
這比那些只顧著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低頭族」父母好很多。
上一百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
教一百個鐘點建筑的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
講一百次文學寫作,不如讓寫作者去菜市場裡弄髒自己的褲腳。
一切真理都在生活裡,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真的很重要,也很簡單,簡單到可以從身邊做起。
希望你能和孩子一樣保持對世界的好奇,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能力。
4、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安全感能為人生「保駕護航」
心理學研究顯示:安全感會影響個人的滿足感。
滿足感指的是個人對自己狀態存在的滿足程度,長期缺乏滿足感會導致一個人缺少安全感。
缺少安全感的人容易有抑鬱情緒,嚴重者還會有抑鬱症。
作者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說道:「21世紀是一個憂傷的時代」。
每一代人都出現抑鬱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安全感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有一份關於90後收入的問卷調查顯示:
92.23%的受訪者月收入不到7500元,這意味著年輕人一年的收入,在一線城市連廁所的兩平米都買不起。
收入低,加上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很多年輕人變得焦躁,甚至想通過捷徑找到快速賺錢的辦法,而有些捷徑往往就是「深淵」。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來自農村,父母從小在他面前哭窮,從來沒有考慮過他的生活壓力,為了上大學他自己貸款,還勤工儉學;
每次看到他都是去做兼職的路上,他非常勤勞,但是缺乏安全感,急於賺錢。
欲速則不達,這位同學因為太想賺錢了,被傳銷分子洗腦,還沒畢業就被騙去做傳銷了,這幾年他騙了不少同學和朋友。
那些曾經支持過他的人都不想跟他聯繫了,他的人生就此陷入泥潭。
安全感不完全取決於物質,更多的是考驗了個人對外在的把控能力,因為安全感源於內心的滿足和安寧。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高曉松說他的教育主要是「教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其實提倡的就是一種健康人格的教育理念。
給孩子民主,自由和自信,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輕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艾森克指出,人格決定個人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
健全的人格可以讓人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大大地提高一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