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昨日公布初中必修中國歷史科課程大綱,被教育界質疑篩選內容、無助學生認識真實歷史。(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繼日前傳出中聯辦官員約見中學校長及教師後,香港教育局昨日展開初中中國歷史課程第二階段修訂諮詢,與約700名中學校長及教師進行閉門會議。課程大綱修訂中將「政治演變」課程內容大幅增加至76%、將「中華文化特色」刪減至14%、並加入10%「香港發展」內容。教育局表明要學生了解「香港與國家互動關係」,但課程大綱並無提及六七暴動及六四等中共建政以來具爭議事件,引起教育界批評內容避重就輕、有意篩選,而不是教授真實歷史。
重「國家歸屬感」稱是「香港人的中國歷史」
《明報》報導,新中史大綱與以往「重古略今」、重視傳統文化價值、古人道德修養的教授方向完全不同。教育局指本次修訂目的在於指出「香港自古以來與中國的關係」,包括增加更多「政治演變」內容及減少「文化特色」內容,而教育局公布的文件開宗明義表明,新中國歷史課程宗旨為「培養優良品德、以及個人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15頁的課程諮詢稿出現「國家」一詞24次、「民族」15次。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已提出將中國歷史列為初中必修科目,對比以往課程,最顯著的改變就是新增了「香港發展」部分,而這部分的「學習目標」,則為「研習與中國歷史相關的香港重要史實,了解香港由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及其與中國的互動關係」。負責修訂的專責委員會主席梁元生形容,有關課程是以「香港人的中國歷史」為主導,指課程內容將包含「香港自秦統一便是中國版圖一部分、宋末皇室南下、清末民國時期的革命運動、殖民地歷史、香港特區的成立及概况等」。
不提爭議事件 教育界質疑篩選歷史
《蘋果日報》報導,昨日下午記者會上,當被問到課程大綱中近代史有詳述「抗日、中共建政、主權移交、特區成立、回鄉探親」等事件,但六七暴動、六四等中共建政以來具爭議事件並無列入大綱時,梁指有關事件的資料「主要是靠回憶,不符合課程要求」,並重申新中史課程的目標為「助學生認識香港與國家的緊密關係,確立國民身份認同」,並反質疑有關記者「六七暴動發生時你幾歲?」,以及以不屑口吻指記者「提問愚蠢問題」。
教協理事陳仁啟質疑,由於六七暴動及六四等事件涉及現政權,因此教育局有意篩選、避重就輕。陳不滿教育局所謂的「香港史」其實偏重中共歷史,反映港民本土意識的事件,如天星小輪、皇后碼頭等事件也未有提及,不滿局方對歷史的解說與編入課程的選擇僅按照「自己標準」。
香港歷史學者鄺健銘則質疑政府,「如果香港史以香港為本位,那六七暴動為何不重要?」,指大綱細節反映了港府立場,「把六七六四說成是『回憶』、不準確,那『回鄉探親』不也是回憶?歷史不都是回憶?」指課程大綱反映港府政治立場鮮明,持有雙重標準。
學者:僅是修訂者的「願望」
新課程大綱強調「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歸屬感」。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陳志華指這是「課程設計者的願望」,但認為現實並不是這樣,不可能單憑教授劃定框架的歷史課程達到「提升歸屬感」。陳解釋,學生對現時中國的觀感不會因為一個科目改變,並指「現時中國大陸形象很差、很多學生都跟我說不會想到大陸。如果中國人民道德好一點、尊重他人多一點……或許才真的能改善中國大陸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課程無論怎麼轉變也不會使學生突然喜歡『中國』」。
有教授中國歷史的教師質疑,「中國歷史具體來說其實是一朝一代的歷史」,指「不理解教育局所指的『國民身分認同』,是對哪個朝代哪個國家建立,還是指對現政權現國家建立?但現政權與『中國』這麼多朝代國家一點關係都沒有,歷史從來與國家歸屬感沒有一定關係。」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代表方耀輝指出,以文化角度教授中史,對學生來說趣味更大,有助提升學生好奇心,指課程「原意為增加學生對『中國』及香港歷史的好奇心,引領學生思考,但現在因為大量增加『政治課程』,變得像大人主導學生思維」,認為課程大綱抑制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
嶺南大學華南及香港歷史研究所主任劉志鵬亦表示,從社會及文化角度講授歷史,學生更易理解,並指自己不認同減少文化史,「政治史已經教得太多,打個比喻,成年人也未必有興趣看特首的施政報告」,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才能反映當時人民生活的真實情況。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