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體現了孔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孔子在《論語・裡仁》中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意思是說:不怕沒有職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被人們知道和需要的人。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體現了孔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才能、德行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公正廉潔。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關於真才實學的重要性,孔子在《論語》中,有過好幾次論述。比如,他在《論語・憲問》中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沒有本事。他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是說: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很厭惡那些不學無術、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而這樣的人,卻遍及社會上的各個行業、各個角落。孔子在《論語・述而》中發出過這樣的感嘆:「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又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意思是: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這些不學無術的人,之所以沒有真才實學,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習態度上不夠端正,不肯安下心來好好學習。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意思是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就是騙人)。其實,為別人而學的人,在當今社會上,不佔少數。
競爭激烈的時代,呼喚高素質的人才,需要德才兼備的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如今,能力與機遇二者之間孰輕孰重的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雖然有能力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真正能夠收穫成功的人,必然是能力出眾、才華橫溢的人。不學無術之人,或許可以憑藉玩心計、耍小聰明,得逞於一時,但如果沒有真才實學,終究會被社會淘汰。
有個「濫竽充數」丟飯碗的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有一支由300個吹竽的樂師組成的樂隊。齊宣王愛熱鬧,講排場,喜歡在人前顯示國君的威嚴,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讓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覺得有機可乘,就跑到齊宣王那裡,自吹自擂地說:「大王啊,我是個著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抖動枝葉,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後不加考察,把他也編進那支吹竽樂隊中。從此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許多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裏得意極了。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後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湣王繼承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然而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吵得慌,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做好準備,一個個地輪流吹竽給他聽。
其他的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博得齊湣王的青睞。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這是一個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終於丟掉飯碗的故事。
下面講一個有真才實學,勤政愛民,大公無私,受到廣大人民歡迎愛戴的「樂不可支」的故事。據《後漢書・張堪傳》記載:
東漢的張堪,為人忠厚純樸。他作漁陽太守時,辦理政事賞罰分明,因此,頗受人民擁戴。那時,北方匈奴經常出兵侵擾中國疆土。有一次,匈奴以一萬騎兵,進犯漁陽,張堪的確有本領,他以少勝多,率兵打敗外敵,郡內從此安寧。張堪取得了安寧的環境後,就鼓勵農民開荒八千多畝,並大力發展蠶桑,使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當時有人編了一首歌謠,來歌頌他。歌謠的全文是:
桑無附枝
麥穗兩歧
張君為政
樂不可支
假的就是假的,永遠也真不了,最終逃不過社會實踐和人民大眾的檢驗。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擁有真才實學,加上公正無私,這樣才能受到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擁戴和歡迎!--這是真正是的鐵飯碗,而且是金飯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