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中國學者如何通過1篇論文賺百萬(圖)


中國學術界造假風氣一直為人詬病(看中國合成圖/圖片來自Fotolia)

【看中國2017年7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陳秋穎編譯綜合)中國學術界造假風氣一直為人詬病,美國著名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國長期用重金獎勵在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科學家,造成學術剽竊、造假等不良風氣盛行。

中國重金獎勵學術論文 西方學者不齒

這篇7月12日發表的文章說,多年來,有傳聞說,中國的科學家只要在有聲望的期刊上發布論文,就會獲得經濟上的回報。西方科學家對此感到驚訝,甚至不齒,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科學是追求真理的高尚行為,不應被個人利益所動。

武漢大學的全偉(音)、南京理工大學的陳必坤(音)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舒費(音)調查中國100所大學的論文獎勵制度發現,在西方的頂尖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可以賺取超過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7萬元)的獎金。

調查結果顯示,在《科學》和《自然》期刊發表論文所獲得的獎勵是最高的。2016年,在這些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的平均獎勵為4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97,809元),最高獎勵則達到16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116,786元)。文章說,在一個大學教授平均年收入只有8,600美元(約合人民幣58,208元)的國家,這是很大一筆錢。

在影響力比較小的雜誌上發布論文,獎金就明顯減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一篇論文的平均獎勵為3,513美元(約合人民幣23,777元),在《信息科學技術協會學報》(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發表一篇論文的平均獎勵為2,488美元(約合人民幣16,839元),在《影響因子》(PLoS One)上發表一篇論文,只可以拿到984美元(約合人民幣6,660元)。

調查人員說,在「JASIST上發表一篇論文所獲得的獎勵相當於一位剛入職的教授一年的工資,在《自然》或者《科學》雜誌上發布一篇論文所獲得的獎金,則是一名大學教授年收入的20倍。」

獎金多少除了與論文所發布期刊有關外,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1990年左右,南京大學物理系首次實行了獎金鼓勵出版政策。起初,研究人員發表一篇論文可以獲取25美元(約合人民幣169元)的獎勵,在90年代中期,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20美元(約合人民幣812元)。

2008年,在《科學》或《自然》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的平均獎金為26,212美元(約合人民幣177,413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43,783美元(約合人民幣296,34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調查結果僅來自於中國大學已經對外公布的數據,但有消息指,還有更高額的獎金尚未對外公布。

南京大學在最初開始實行這個獎勵制度後,連續七年在科學網(Web of Science)發布的中國大學發表論文數量排行榜上,名列榜首。許多大學現在都開始實行現金鼓勵出版政策。

學術造假 中國論文頻被撤稿

隨著中國科學家發表論文數量的急劇上升,這些經濟獎勵也引發了嚴重的問題,包括在利益驅動下論文的可信性,以及中國科學界的完整性。

剽竊,學術造假,槍手論文,以及偽審稿現像在中國持續增加。據悉,中國論文被糾正的數量從1996年的2篇,增加到2016年的1234篇,創下歷史記錄。

今年4月,世界知名學術出版商「斯普林格」宣布,旗下的學術刊物《腫瘤生物學》中,107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因涉審稿人及審稿報告造假,被撤稿,成為中國學術界又一大醜聞。

去年末,中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從2015年3月開始,多份國際期刊撤下了涉及中國作者的117篇論文。論文遭撤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被「同行評議涉嫌造假」,可見,其背後隱藏著一條灰色的「產業鏈」。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