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過3雙鞋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現在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享受,有心理學家提醒,家長給孩子鞋子的數量多少,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不超過3雙鞋的孩子是最幸福的。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值得家長們去深思。
那麼,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怎樣才能讓孩子真的幸福呢?看看下面心學家的分析吧!
一、選擇越多,孩子越難快樂!
在公園裡,一個小男孩本來安靜地蕩鞦韆,沒多久他看到旁邊滑梯沒人,便跑去溜滑梯;一會兒又看到玩蹺蹺板的孩子走開了,小男孩又立即衝向蹺蹺板……
專家認為,當選擇太多的時候,小孩子很難從各種選擇中得到100%的幸福感。
很多大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去遊樂場玩時,看到應接不暇的娛樂設施,一直在考慮到底要先玩哪個;去吃自助餐時,看著滿目琳琅的美食,很難判斷自己到底應該先吃哪一個,再好的美食,也吃不到香味了……
大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閱歷尚淺的孩子們了。有的時候,你給予孩子的選擇越多,反而會讓孩子陷入選擇的焦慮中,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孩子們從中獲得的快樂大打折扣,該有的幸福感就會大大降低。
實際上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假如我們不給孩子提供那麼多選擇,那麼不管是玩什麼,他們反而更加專心,從而更能盡情去享受其中的快樂。
二、選擇越多,孩子的專注力越低!
心理學家巴裡.施瓦茨做過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將孩子隨機分為2組畫畫,第1組的孩子可以從3只筆中選出1只,而第2組的孩子則可以從24支筆中選1只。實驗結果顯示:第2組孩子的畫比第1組差很多。
隨後,心理學家讓孩子們選擇1只自己最喜歡的筆,然後再說服孩子們放棄這隻「最喜歡的筆」,換取另一樣禮物。結果第2組孩子更容易放棄自己選的筆。
心理學家認為,選擇越多,導致人分心的選項就多,分心就意味著專注力的降低,一旦不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某件事當中了,就不會體會到當中的快樂。
我們往往以為,給孩子提供的物質越多,孩子越幸福,但實際恰恰相反!太多選擇,會讓孩子在選擇面前亂了方寸,既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又會在得到之後更不懂珍惜。專注力也大大降低。
三、讓孩子避免過度選擇
1、玩具適量就好:
可能家長們會想,玩具不是開發孩子智力嗎?少了怎麼開發孩子的智力?
給孩子的玩具適量,更有利發揮創造力。
其實,過多玩具,不僅讓孩子分心,對孩子智力發育也不利。美國專家認為,提供給孩子最適量的玩具是5個。玩具太少,可能會讓孩子沒有選擇。而過多則可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心,限制他的創造力。
如果家長們給孩子的玩具適量時,孩子更容易在可選擇範圍內,專注於自己喜愛的玩具,並反覆研究、琢磨,創造出各種新玩法,才發揮玩具最大的價值!
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指導他們發揮創造力,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2、鞋子不要超過3雙
很多媽媽們看到好看的童裝就容易失去抵抗力,忍不住給孩子買買買。可是,孩子長的很快,很多衣服還沒來得及穿就小了。當你看到滿衣櫃亂七八糟的衣服時,才發現自己太過衝動。
衣物不要貪多,夠用舒服就可以了。
心理學家建議:4歲以上的孩子,每個季節衣服最好別超過5套、鞋子不要超過3雙、帽子有2頂足以滿足實際需求。
對於那些半天就能把衣服弄髒的孩子,購買衣服時也最好秉著能減則減的原則。
整潔的房間,能讓孩子更專注地投入玩耍與探索。相反,生活在一個堆滿玩具、衣服的空間,更容易讓孩子煩悶壓抑或容易發怒,沒有耐性。
3、遵循少而精的原則
遵循少而精的原則,讓孩子更快樂。(以上圖片來源皆為:Pixabay)
「多則惑,少則明」,其實除了衣服、鞋子、玩具,家長們給孩子提供其他物質時,也應該遵循少而精的原則。一方面,可以讓孩子不被選擇惶恐打擾。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購買的東西物有所值,在孩子身上發揮最大的功能,這樣才能真正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
(原標題:孩子的鞋為何不能超過3雙?心理學家的解釋值得父母深思)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