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囊機構敦促全球反對中國的「重商主義」(圖)


中國的重商主義政策,對「整個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構成了威脅。

【看中國2017年3月17日訊】美國一家科技政策智囊機構星期四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重商主義產業政策已對全球經濟和貿易體系構成了威脅,並呼籲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它改變其重商主義政策。

據路透社3月16日報導,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科技政策智囊機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星期四發布的報告,恰逢頗具影響力的美國商業協會前不久發布的一份類似報告,批評北京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旨在大幅度增加包括機器人、以及生物藥品製造業等10個行業的國產產品成分,排斥外國企業的產品。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和美國商業協會發布的這些報告,加入了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外國商業團體,反對中國政府的重商主義計畫、及其向國內企業提供數十億美元計補貼行為的批評聲音。這些團體都表示,他們擔心,中國政府的這些重商主義政策,將迫使在中國運營的外國公司企業被迫交出關鍵技術,從而削減自己的全球競爭力。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報告表示,中國的重商主義政策,對「整個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構成了威脅。報告還說,美國前三任政府,試圖說服中國政府不要訴諸於重商主義政策的努力都失敗了。

報告建議,美國不應該以軟弱的綏靖主義政策或經濟民族主義政策來對待這個問題,它必須組織一個國際聯盟,向中國施壓壓力,停止操縱市場,並開始致力於公平競爭。

在美國紐約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謝家葉表示,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導致國際上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大:

「中國的金融、信息、農業、交通等諸多市場,都不對外國企業開放,這使那些具有開放市場的美國等很多國家的政府,都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很不滿。」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敦促美國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英國和歐盟一道,共同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其重新調正自己的基本經濟貿易政策。

報告還說,美國需要一種新的、不同於過去那種「天真地推動中國進行進一步對話」的方式,而是要向中國領導人明確表明,它那種不公正而且有害的政策,不能持續不受懲罰地實施下去。

旅美中國學者王康表示,中國經濟多年來極大地受益於開放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而現在自己經濟發展強大以後,卻轉而試圖破壞這個自由貿易體系:

「中國加入WTO以後,一直享受現有自由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巨大紅利,但現在中國經濟有所發展,北京就開始轉而破壞這個體系。」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報告還提議,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應該側重於中國,而不是墨西哥。報告提出警示,中國政府可能將以「報復性地懲罰美國公司」來回應美國政府要求中國放棄重商主義政策所施加的壓力,但是,由於害怕報復而什麼也不做,不應該是美國政府的一個選擇。

報導說,李克強總理在本月召開的兩會上講話時說,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下,外國和國內公司將「享有」相同的優惠政策。自從川普去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將中國推崇為國際自由貿易的冠軍。但是,中國領導人的承諾並沒有減輕其貿易夥伴的憂慮。美國商會在另一份報告中曾指出,中國目前對商業數據存儲地點及其傳輸方式實施更大控制的努力,使在中國運營的外國公司,就有關在哪兒製造產品和進行創新研究問題上作決策時陷入困境。此外,中國的補貼政策不僅提高了國內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且還提高了它們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路透社的報導說,為了實現到2025年時,其高科技行業使用國內零部件的比例必須增加到70%的計畫,中國政府準備利用補貼、標準化,財政政策和政府支持的投資基金等手段。為此,在中國的歐盟商會稱這個計畫「存在很大的問題」。

報導說,美國商界也開始一反過去的做法,向中國政府提出越來越強烈的抗議和投訴。過去,為了避免來自北京的報復,許多在華美國公司都忍聲吞氣。

川普總統選擇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長期以來一直主張針對中國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他在本週星期二的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表示,他期望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將實行一個更強勢政策。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謝家葉指出,實際上,中國經濟雖然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但它存在諸多問題,很快超過美國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中國政策人士也不應該認為,自己強大了就可以挑戰國際貿易體系:

「中國的經濟不可能在近期內超過美國經濟,因為中國經濟體制存在很多問題,而且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也在不斷減緩。而且其它國家並不是停滯不前的。」

路透社的報導介紹,「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是一家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其董事會包括來自類似蘋果、亞馬遜、思科、谷歌和英特爾等美國頂級公司的代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