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場:數字出官 官出數字 百姓買單(圖)


中共官場普遍存在數據造假(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3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鄭文新綜合報導)中共遼寧省所轄市、縣財政普遍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且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手段多樣等特點。虛增金額和比例從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趨勢。財政數據造假問題,除財政數據外,其他經濟數據也存在不實的問題。在遼寧省的中共官場忽悠成風,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百姓買單。其實,經濟數據造假並非只有遼寧。過去幾年中共經濟數據造假嚴重,而且造假的不止是GDP數據,還包括財政收入、信貸數據、進出口數據等。有人認為,制度有問題,什麼不是假的?

據陸媒報導,3月7日,在中共遼寧代表團審議時,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李希講到,遼寧曾存在嚴重弄虛作假的惡劣風氣。有一個鎮,一年財政收入160萬元,最後報成2900多萬元。一個市,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81家,卻上報成1600多家。

據陸媒新浪網的報導稱,1月17日,在中共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作政府工作報告。陳求發在工作報告中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

報告援引了中共國家審計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遼寧省所轄市、縣財政普遍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且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手段多樣等特點。虛增金額和比例從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趨勢。財政數據造假問題,除財政數據外,其他經濟數據也存在不實的問題。」

據悉,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約佔同期財政收入的近20%,虛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虛增比例高達23%。

在遼寧省的中共官場,有一種忽悠成風,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忽悠」文化。

2014年,中共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遼寧時指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不客氣地說,在經濟數據上,前一任挖了一個巨大的坑。」中共遼寧一位地級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說,「而且欠下了近萬億元的巨額債務,遼寧現在不是在平地起樓,而是在坑底爬坡。」

據介紹,遼寧省一些縣區過去經濟數據至少有20%-30%的水分。瀋陽周邊一個縣,2013年統計的財政收入是24億元,審計署審計後「修改為」不到11億元。類似情況的並非個別現象。比如,岫岩滿族自治縣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高出同年實際財政收入的127%。開原市是前幾年的明星縣、百強縣,可隨著擔任過中共開原市委書記的中共省政府副秘書長魏俊星落馬,開原的財政收入也攔腰斬。

財政收入數據造假,「吹牛也要上稅」,也讓遼寧一些地市付出慘痛代價。一個地級市市委書記告訴記者,在分稅制體制下,財政收入虛增的稅收數額,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繳。前幾年財政收入虛增空轉,百姓沒有得到好處不說,相當於平均每人要多交稅收1000元!

網民們對此新聞有許多評論。網民獨行叟再世說:制度有問題,什麼不是假的?尤其是官員的馬屁話最為噁心。

網民dentist劉說:造假是當今政府的拿手好戲,我根本不相信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遼寧現在肯承認了,其它省份呢,怎麼還不敢承認?

中共經濟數據造假嚴重GDP數據、財政收入、信貸數據、進出口數據等都造假

3月8日,陸媒的報導稱,其實,經濟數據造假並非只有遼寧。2015年中共「兩會」上,中共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公開表示,過去幾年中共經濟數據造假嚴重,而且造假的不止是GDP數據,還包括財政收入、信貸數據、進出口數據等。

2013年,廣東省中山市橫攔鎮,被抽查的71家企業共上報了85.1億元的工業產值。但經過核實,實際的數據卻只有22.2億元。單就數據比較,實際產值僅是上報數據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數據造假行為已是何等瘋狂。

「政績不夠,數據來湊」,這句順口溜已流行多年。時至今日它似乎還未「過時」。有的中共領導幹部甚至地方部門不是以實幹出實績,而是選擇走「捷徑」、鑽「空子」,把統計變成「數字遊戲」,用虛假的數據營造出快速發展的假象。

事實表明,在數據上造假終究要吃大苦頭。2011年至2014年,遼寧省所轄市、縣財政普遍存在「吹牛」行為。表面一派欣欣向榮,實則已經隱含危機。百姓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要人均多分擔1000元的稅收;2015年遼寧財政收入增幅也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一些中共基層官員就感慨「如果不是當初吹得高,現在也不會掉這麼厲害」。

本文留言

作者鄭文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