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讚管仲仁德(圖)


管仲之才。(網路圖片)

《史記》記載,管仲出任齊相執政以後,憑藉著小小的齊國在海濱的條件,流通貨物,積聚財富,使得國富兵強,並且令老百姓都知道善惡。所以,他在《管子》一書中稱述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倉庫儲備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衣食豐足了,百姓才能分辨榮辱;國君的作為合乎法度,「六親」才會得以穩固。不提倡禮義廉恥,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政令就像流水的源頭,政令要順應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給他們;百姓所反對的,就替他們廢除。

管仲執政的時候,善於「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他重視事物的輕重緩急,慎重地權衡利弊得失。齊桓公實際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襲擊蔡國,管仲就尋找藉口攻打楚國,責備它沒有向周王室進貢菁茅。桓公實際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機讓燕國整頓召公時期的政教。在柯地會盟時,齊桓公想背棄曹沫逼迫他訂立的盟約,管仲就因勢利導勸他信守盟約,從而使諸侯們由此歸順齊國。所以說:「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這是治理國家的法寶。」

管仲之奢

管仲富貴得可以跟國君相比擬,擁有設置華麗的三歸臺和國君的宴飲設備,齊國人卻不認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後,齊國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諸侯國強大。但是孔子卻批評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狹小(「管仲之器小哉!」),有人說:「管仲節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談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麼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管仲之才

孔子從禮制的角度來批評管仲,但是孔子並不否定管仲之才。有人問管仲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他是個有才幹的人,他把伯氏駢邑的三百家奪走,使伯氏只得吃粗茶淡飯,可是直到老死也沒有怨言。」

伯氏是齊國的大夫,伯氏有罪,管仲任宰相,奉齊桓公命令,依法剝奪了伯氏的300戶採邑,因為管仲執法公允,所以伯氏到死都沒有怨言。

孔子說:「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管仲之仁

齊桓公即位,逼魯國殺了避難於魯國的公子糾,而召忽也自殺,所謂「從主死節」。管仲不但沒有「從主死節」反而在好友鮑叔牙的舉薦下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子路、子貢因此都覺得管仲不能算「仁」,便問孔子。殊不知孔子卻回答:「孔子說:「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自殺在小山溝裡,而誰也不知道呀。」就是因為管仲使「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而「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孔子認為,「夷狄(文化落後)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孔子認為他最大的仁德是不用武力「九合諸侯」,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從而保護了華夏文化。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髮,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自殺在小山溝裡,而誰也不知道呀。」孔子重禮,十分重視中華服飾禮儀。漢服是右衽,北方少數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

本文留言

作者李曉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