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2月11日訊】加入WTO將滿十五年,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體身份的努力仍面臨歐盟、日本和美國的阻力。繼日本政府宣布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體後,美國政府高官也放話不會認定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華爾街日報》報導援引一位美國政府高官接受採訪時講話稱:
「美國不會改變中國的非市場經濟體地位。中國加入WTO的協定並未要求美國和其他任何WTO成員,在2016年12月11日以後自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體地位。」
該高官說,如果對美國的這種決定不滿,中國必須正式遞交文件反駁,美國政府將不得不衡量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利弊。該高官預計,美國政府可能不會改變看法,「倘若中國希望獲得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的好處,必須改變自身做法,讓市場在經濟體內發揮決定性作用。」
報導指出,上述高官表明的是歐巴馬政府的決策,不過下屆美國政府可能也不會改變歐巴馬政府的這一決定,因為候任總統川普(特朗普)及其過渡團隊已表示計畫對美國進口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
本週四川普公開表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體。」他當時指責中國向美國市場傾銷低價商品,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說中國企業過去「不按遊戲規則來」,現在他們知道要開始改變了。
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美日站到了一起
到12月11日本週日,中國加入WTO就整滿15年。在歐盟和日本明確表態後,美國政府官員的上述言論意味著,中國一直力推的加入WTO15年後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努力受阻,仍然容易淪為其他WTO成員國的反傾銷目標。
今年5月12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呼籲歐盟對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當時751名投票議員之中有546人反對中國擁有市場經濟地位,僅有28人對中國投支持票。
歐洲議會上述決議提到了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和對歐洲的廉價出口問題,比如對英國的廉價鋼鐵出口影響到英國的整個鋼鐵行業生存,威脅上萬人的工作崗位;此外,決議還表示中國過度生產及削價出口,為歐盟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及環境後果。
本週四,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決定延續此前立場,仍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日本將維持容易對不當傾銷徵收高關稅的「反傾銷稅」機制。
據海外媒體報導,日方做此決定是因為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等產能過剩問題,擔心中國的廉價商品大量湧入,所以與持同樣方針的美國與歐盟統一了步調。
本週五,針對部分WTO成員國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的做法,中國商務部表達了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等一系列中方立場,並要求WTO成員國在12月11日以後終止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的做法。
根據中國加入時簽署的《中國加入WTO議定書》,不論中國能否證明滿足市場經濟地位,在本週日之後,其他WTO成員國都不能繼續以「替代國價格」作為參考對中國進行反傾銷,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加入15年後能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
本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瀋丹陽表示,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履行中國加入議定書第15條義務、棄用「替代國」做法是兩個問題,不可混為一談。
市場經濟地位背後的貿易戰硝煙
中國2001年加入WTO時並未被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這一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影響著中國被「反傾銷」成功的概率,反傾銷能夠成立的必要前提是:從反傾銷發起國的角度來說,是該國進口商品價格低於其「正常價值」。
在進口價格已定的前提下,如何確定「正常價值」成為成功立案的關鍵。非市場經濟國家不能使用本國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作為「正常價值」,只能任由調查發起國選用替代國同類產品價格作為「正常價值」,因此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相對被動,其出口商品更高概率被他國成功「反傾銷」。
由於WTO規則並未對「市場經濟地位」做明確的定義,中國能否在加入15年後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引起了爭議。中國認為期滿後可以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反對方認為應根據WTO成員方的法律與程序應當認定。
在近15年來對華反傾銷申訴之中,歐盟和美國的比例佔一半以上,所以歐美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可成為重中之重。
不過歐盟和美國並非沒有讓步的可能。今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歐盟在制定計畫,醞釀有條件地在貿易爭端中把中國視為市場經濟體。
歐盟考慮設定的前提條件是有權實行美國式的反傾銷稅,同時中國需承諾大幅削減鋼鐵生產過剩。相關措施包括歐盟有權在極端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開徵很高的進口關稅,以及延續按照舊規則已經具備的發起反傾銷案的權利。
美國商務部部長佩尼.普裡茨克上週也明確表示,美國現在要改變評估中國是否實現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方法條件「還不成熟」,國際貿易規則中也沒有任何條款要求美國改變計算反傾銷關稅的方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