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縛虎壯夫來捉貓(圖)
提及打虎,即與威猛、武力產生聯繫。那你覺得,貓比虎還好搞定嗎?(圖片來源:Pixabay)
每一個人都有擅長的部份,可是,仰仗此能力未必就能萬事順暢,通行天下,有時反倒會生拙行。有個壯夫縛虎的故事正是這如此,那位主角擁有勇蠻的武力,卻未能視情況來運用,反倒在得意洋洋之後不久,又在眾人面前出了糗。
清代文言短篇小說〈壯夫縛虎〉,是出自於乾隆時期的多才藝作家沈起鳳的代表作《諧鐸》。小說中的主角焦奇孔武有力,故意前往多虎出沒的山中獵虎,曾殺二虎。不過,他雖威風凜凜地訴說著令人難以置信的驚奇經歷,卻在瞬息之間,不敵一隻貓兒。頓時之間,銳氣全消,徒留羞赧之色。
壯夫輕易縛虎,受人欽佩
故事是這樣的:沂州山區險峻,有許多猛虎出沒。邑宰(縣令的舊時尊稱)雖不時命令獵戶前往捕捉,獵人卻往往反遭猛虎所吞噬。陜西人焦奇想去投奔親戚未果,遷徙至沂地落腳定居。
焦奇向來神勇,曾協助他人挾持起千佛寺前的石鼎,飛騰到大雄寶殿左方的屋脊上,因此大家都稱呼他為“焦石鼎”。焦奇因為知道沂州山嶺有很多老虎,他就日日行走入山,碰上老虎就以手擊殺之,再將死虎驮背回來,如此這般已經很久了。
有一天,焦奇在山中遇見兩隻老虎帶著一隻小老虎。焦奇一時激昂,連續擊斃兩隻老虎,他左右間各扛負一隻,連同小老虎一起生擒了回來。眾人見了,都嚇得退避三舍,焦奇卻依舊談笑自如。
有位富家人士相當欽佩焦奇的勇猛,就設宴款待他。焦奇在宴會上,談起平日打虎的威武狀態,在場聽聞者都被驚嚇得變了臉色。焦奇更加誇大說詞,嘴巴描述還以手比劃著,他顯得驕傲自負。
壯夫忽略差異,難擒小貓
忽然有一隻貓,跳上宴筳上抓東西吃,肉湯噴濺灑散了滿座。焦奇以為牠是主人的家貓,就任由牠大番吃食離去。主人說:“鄰居的孽畜,令人厭惡成這樣啊!”貓才離去不久,又來了。焦奇急躁地舉拳打牠,座位上的肉菜蔬果都被傾覆、擊碎了,而貓卻已經跳伏到窗戶的角落。焦奇憤怒極了,他又追著去打貓。窗櫺都被他打碎了,貓又跳躍上了屋角,瞪目威視著焦奇。焦奇更添怒火,他張開雙臂做出擒縛的模樣,
而貓只是嗥然一吼,拖著尾巴緩步慢行,越過鄰牆離去。焦奇計無所施,面對著牆呆呆愣望而已。一旁主人見狀,撫掌笑了。焦奇真的是萬分慚愧,只好退席了。
能抓住老虎卻不能抓住貓,難道真是對付大敵能夠勇猛,對付小敵卻是怯弱了嗎?這只是力量不相稱而已。
能容納一頭牛的大鼎,不可以用來烹煮小魚,千斤重的弩箭,是不可能射中小家鼠的。這是懷持才幹者應當知道的,更是運用才能者應該知道的事情。
敲大鈴者說:“丞相丙吉見到牛喘息,就前去詢問牛因何而喘,卻不問兵刑、錢穀方面的問題。這不是有錯誤,是不可以啊。這是從哪裡知道的呢,是從焦奇抓貓一事得知的。”
捉虎與捉貓,豈能相同對待
初讀這篇故事,只覺得頗有趣。然而,此故事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焦奇居然聽聞人家說險峻山中有猛虎,就刻意前去捕殺。連縣令指派的獵戶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居然做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徑,突顯了焦奇不將兇暴的老虎放在眼裡的無比強悍,同時亦揭示出焦奇清楚自己有幾兩斤重。可是,能以蠻力擊殺了多虎的焦奇,居然沒能夠透析抓貓不能運用蠻力的道理。
當情節急轉直下,快速的反轉帶出了焦奇的自視甚高,不理解眾所周知的道理:“殺雞焉用牛刀”,或者說,他不知將此道理反推至自己身上:捉貓焉憑殺虎力呢?捉拿屬靈巧的貓,自得運用些許智慧,說不定還能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純靠蠻力,僅是白白耗費一場。其實,無論在處理任何事情,都得視情況與能力而定,豈能在不同事情上,以同樣態度或能力對待呢?如此這般,事情怎能都順己意!
在場者應該覺得奇怪,看這焦奇憑藉武力不易被猛虎赫倒,卻敗在不怒吼、不吃人的家貓上。沈起鳳描寫人與貓對制後的最後一景頗有趣,當焦奇逐漸被家貓從“怒”,被逼得“越怒”時,進而還擺出了“張臂作擒縛狀”的POSE,可惜,最終依舊只能呆呆望著貓輕鬆地搖著尾巴,跨過牆離去。此景應令在場者想發笑吧!雖說此事雖未必會消耗先前大家對焦奇打虎的敬佩,但平白增添了大夥兒茶餘飯後的閒聊趣話,羞愧離去的焦奇若想到此事,應該會更加感到害臊,以及更想從捉貓不成的恥辱中脫身吧。
參考資料
諧鐸(開放文學)
壯夫縛虎(百度)
沈起鳳(維基百科)
王火青譯注﹔周勳初審閱《清代文言小說》(臺北:錦繡,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