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專家:中國過半基建項目導致重大浪費(圖)

 2016-09-18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過半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成本高於效益。(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18日訊】英國牛津大學的威廉亚洲官网 研究發現,中國大陸過半基建項目,成本高於效益,導致重大浪費,並加重債務負擔。

威廉亚洲官网 一期《牛津經濟政策評論》(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發表了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講師阿提夫•安薩爾(Atif Ansar)為首的一組牛津教授撰寫的一篇論文,認為中國過半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成本高於效益,「摧毀,而不是產生」經濟價值,導致重大浪費,同時加重中國令人擔憂的債務負擔。

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9月12日報導,這項研究依據的樣本是中國在1984年至2008年之間開展的95個公路和鐵路基建項目。研究人員發現,中國有四分之三的基建項目遭遇超支,加劇了債務問題。研究人員估計,中國28.2萬億的美元債務負擔中有三分之一可歸因於此類超支。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大陸典型的基建投資不僅不是經濟增長的引擎,而且不能提供經風險調整的正回報。

現在美國的經濟學者何清漣說:「牛津大學這個結論,並沒有什麼新意。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家在若干年前就已經提出這個問題了。2009年中國4萬億投入進去,就有中國經濟學家指出,大量項目重複建設,高鐵、‘鐵公基’沒有產生效益,反而浪費了很多錢。」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認為,管理不善的基建投資是中國正在浮現的經濟和金融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除非中國換檔至較低水平、但更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否則中國將滑向一場基礎設施引領的全國金融和經濟危機。

何清漣認為,儘管很多基建項目重複建設,造成浪費,但中國目前無法停建這些工程項目:「停不下來。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現在新增貸款。去年的11萬億,是流向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個人房貸。今年是基本上流向了個人房貸。只要繼續建住宅新區,就得不斷的修路,不斷的征地,那麼‘鐵公基’這些東西也停不下來,因為要為住宅建設服務。」

報導說,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威廉亚洲官网 發表的論文認為,所謂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歸功於大量基礎設施投資是一個錯誤觀念,中國的經濟增長應歸功於大膽的經濟自由化和制度改革,而這種增長現在面臨低水平基礎設施投資過熱的威脅。論文作者警告,巴西、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效仿中國的道路。

另據北京《證券日報》9月7日報導,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家發改委批復一系列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總額近8000億元。7月份和8月份,國家發改委又密集批復12個基建項目,總投資規模達2849億元。今年前8個月,發改委已累計批復基建投資項目超過萬億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唐風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