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只愛國 還寫下史上第一首詠物詩!(圖)
知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字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提及屈原,大家都立即想到《離騷》、《九歌》、愛國、浪漫主義、身投汨羅江、粽子等關鍵詞。大家也都知道,屈原擅於藉物自喻。屈原早年所作的《橘頌》,就被研究者認為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完整且成熟的詠物詩!這首詩,不只讓人瞭解到橘這種植物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在此物的摹畫之後,我們看到了屈原高超不凡的心志。
《橘頌》屈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譯
橘樹是生長在土地上的美好樹木。你來到了南方,適應了這裡的水土氣候。
你遵守天地之命,不肯遷移。生長於南方一帶。
你根深蒂固難遷徙,心志又非常專一啊!
繁盛的綠葉白花,令人心生歡喜啊!
層層樹枝長滿了銳利的刺棘,飽滿的果實圓又圓。
青、黃色的果實混合相間,色澤真是燦爛啊。
橘子的表皮明亮,內裡潔白,就好像是可以負重之人啊!
你馥郁清香,修飾得宜,美好得出類拔萃,無法相比。
啊呀!你幼年的志向,就已經與眾不同了。
你特立超群而不移,這難道不值得歡喜嗎?
你根深蒂固難遷徙,胸懷廣闊無所冀求。
你清醒獨立於世間,橫行而不隨波逐流。
你將事情埋藏心中,不輕易外泄,相當謹慎而始終沒有什麼過失。
你秉持信念無所私心,參悟天地,精神與之相合。
希望我們的年歲能夠一同衰逝,結交為永久的朋友。
你有美好的質素,但不淫邪,正直而立且懷事理。
你雖然年歲不大,但是已經可以成為師長。
你的品行操守可比擬伯夷,將你種植,以作為學習的模範。
瞭解自己,朝典範靠近
古希臘城邦的聖地德爾斐,有一座阿波羅神廟,據說神廟的入口處刻有,在中西方皆廣傳的三句著名箴言:「認識你自己」、「凡事不過份」、「妄立誓則禍近」。最有名的「認識你自己」,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很難達到。我們都會面臨「早知道……就不會……」,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不夠瞭解自己,給予了承諾,直到時間快到了或事實擺在面前了,才發現自己做不到。然而,更多時候,是自己的本性主導著事情的進展,致使諾言無法實踐。
有時候覺得,歷史上的偉人之所以名傳萬里、萬世,後人紛紛景仰、讚嘆之因,正是因為他在某程度上夠瞭解自己。
透過這些名人的處事行徑與作品,能看見讓他們卓然而立的關鍵因素。那絕對與他們個人的品格操守有關。總不是因為他們性格殊異,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壞事而讓後世膜拜吧!人就像蛾類般,具有正趨光性的特質,會找尋自己仰望的典範靠近。在逐步逐步靠近中,更加清楚自己的輪廓內美,同時會在那個當下,自我描摹。次次都能夠勾勒出舊的形貌、新的雛形。
當閱讀了《橘頌》後,更加深切體認到這個觀點。屈原在瞭解自己的同時,亦朝著他所希冀的理想堅定靠近、堅定維繫。
名人屈原,藉物自喻
屈原歷經時間與作品的驗證之後,被後人證實,他的確是一位愛國又有文才的人物。
屈原(約前340∼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精通文史、神話,屈原在楚國為官,為楚懷王謀劃政事,可惜因為性格耿直,遭到小人讒言誹謗,逐漸地被楚懷王疏遠,提政策亦不被楚懷王接受了,最後還被流放到漢北一代。然而,當楚懷王的兒子熊橫繼承王位,成為頃襄王(世稱楚襄王)時,自流放地返回的屈原又因為愛國心急迫,奉勸君王又寫詩,結果楚襄王又因為相信讒言,致使屈原被第二次流放。
綜觀屈原的為官歷史,他確實是愛國愛君又愛民的好官員,只是他卻因為性格使然與時運不濟,失去飛黃騰達,報效國家的好時機。據說《橘頌》是他早期的作品,研究者之所以說它是中國詩史上的第一首詠物詩,起因在於屈原描繪了橘樹的外貌特性,藉物自喻,抒發了心聲與志向。整首詩的以物喻人,較完整且成熟。
倘若將裡面的詩句與屈原的一生作比對,大家絕對會發現「受命不遷」、「深固難徙,更壹志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秉德無私,參天地兮」等,揭示了屈原既固執又堅定的性格。這與朝堂上的屈原以及世人心目中的的屈原並無差異,既高潔又孤傲。不能不說,瞭解自己又欲更堅定心志的屈原,借由肯定橘樹的「雖年少卻可為師、彷若高風亮節的伯夷,可以作為表率」,畫製出自己的肖像。
當然,在我們說橘樹這物,是屈原自己的寫照時,亦別忘了這絕對也是屈原不斷砥礪自己,要求自己不斷維持與追求進步的理想。
歷史名人如此明潔,都需要尋找典範倚靠與學習,那我們是否心所有系?有高崇之物可以仰望,有物可以自喻呢?
參考資料
屈原(維基)
九章・橘頌(百度)
於志鵬〈屈原:中國古代詠物詩的開山之祖〉
繆天華《離騷九歌九章淺釋》(臺北:東大圖書,1984)
屈原等著;黃壽祺、梅桐生/譯注《楚辭》(臺北:臺灣書房,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