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全民創業」為何又成荒蕪之地?(圖)
全民創業:是靠譜還是會讓你傾家蕩產?(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06日訊】據媒體報導,中國大學生創業95%以上陷入失敗,剩下的那部分成功者的成功依靠的是「不要臉」,剛出爐的典型例證是宅代洗。
「雙創運動」:本為惠民反成殃
中國失業問題嚴重,在胡溫任期內,大學生出現「畢業即失業」現象,其時李克強任副總理,如何為中國人造飯碗一直是他考慮的重心。早在2008年,鼓勵大學生創業就成為中國大專院校的口號,在一職難求的情況下,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不斷增加。據高等教育研究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不斷上升,已從2008屆的1%上升到2012屆的2%,增加了一倍。
政府引領創業始於總理李克強提出「全民創業」之後。這個主意初步形成於李克強2014年7月在湖南大學學生創業中心視察之時,當時,李克強花106元買下湖南大學學生4個創業產品(手繪風景明信片等),並稱讚學生說:「那你是像喬布斯一樣,沒畢業就創業了」。兩個月之後,李克強到天津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2015年3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承諾要推出創業引領計畫。同年6月,貴州畢節出現一家四位留守兒童喝農藥集體自殺事件,為了避免這種家庭悲劇,李克強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以便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
憑心而論,在中國各種政策中,這項創業引領計畫算是落實得最好的。兩年時間內,中國出臺的有利於國民創業的政策包括,一是降低企業註冊門檻,例如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10萬元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放開註冊場所登記條件;二是政府引導資金到位。據美國彭博社引證諮詢公司清科集團編譯的數據,2015年,政府支持的風險投資基金籌資了1.5萬億元,使其管理總資產增至2.2萬億元,較2014年風險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翻了三倍。總部位於倫敦的諮詢公司Preqin表示,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業基金,幾乎是2015年全球其他地區創投基金募資總額的五倍。在全國,有780家類似的基金,這些資金大部分來自於稅收收入或政府支持的貸款。
但創業者95%陷入失敗,卻是李克強提出「雙創」之時未曾料想到的悲催結局。
政府提供資金槓桿,創業者難覓市場需求
政府引領的創投基金為創業者提供了資金槓桿,但卻沒法幫助創業者創造市場需求,不少創業者恰恰就倒在這個坑裡。據IT橘子的數據顯示,中國2013年後成立的公司死亡數量(已關閉狀態)為406家,其中2013年成立的公司死亡量佔比為90.6%。媒體盛傳「中國創業企業的失敗率為80%左右,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而大學生創業失敗率更高達95%」。
新華社為此專門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結論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率超過九成。該調查以大學生初次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大學為例說明創業之艱難:浙江大學的學生初次創業成功率為5%左右,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據浙江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介紹,綜合中國社科院等機構的調研數據,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遠低於社會創業平均成功率。大部分「大創牌」企業夭折於初創期,熬不過三年。
所謂「創業」,其實就是開辦中小型企業。一國企業經營環境的好壞,可由該國的中小企業死亡率來管窺蠡測。中國的中小企業死亡率相當高,1993年以前,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為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約4000萬家,平均壽命僅2.9歲(中國經濟網,4月12日)。2012年的數據表明,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之相比,同樣依靠銀行貸款和小企業局(SBA)擔保貸款創業的美國小微企業,平均壽命都在8年以上,因為美國扶持小微企業,不僅僅是提供貸款,還在全國各地設立1000多個小微企業技術輔導中心,無償為小微企業提供技術諮詢。
這無疑反應了中國企業生存環境的惡劣狀態。中國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佔全國企業總數的60%和40%左右,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壽命縮短,必然導致中國人就業日益艱困。在中小企業生存變得如此艱困之時,再讓毫無經驗的大學生去創業,等於讓他們自殺。中國媒體不斷登載創業失敗者的悲傷故事,例如自殺、消失、讓擔保的家人背上沈重的債務,不少人陷入負債的一貧如洗狀態,從此一蹶不振。
這種狀況應了一句老話:播下去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創業成功為何需要行騙?
「雙創運動」出現之日,我就知道不可能成功。在這裡,我不想重複那些老生常談: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外部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比如政策、政府作為及社會誠信等;內部則需要創業者的經驗,以及企業產品的研發與企業人財物的管理、管理能力及市場營銷能力,等等。我只想說點最簡單的,那就是創業僅有資金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市場。就算上述條件全部具備,創業也是一個風險極高,沒有安全邊際的行當。馬雲、郭廣昌等成功者只是極少數,無數失敗的故事早就消失在大眾視野之外。
也正因此,我們看到了最近千夫所指的宅代洗故事。報導說,創業公司宅代洗上線4天只有一個訂單,於是創始團隊想出了剪電線的「高招」,讓用戶不得不用洗衣app的方法,以此「創造」強需求,訂單一天達到1100份,首月盈利60萬。
這個故事引出了商業誠信問題。財新網發表《網際網路創業惡習養成記》,在回憶了幾個著名的創業者造假事件後,作者感慨道:「網際網路創業不掙錢或者虧損成為被認可的資本故事後,團隊和數據成為單一卻也單薄的資產作價標準。實際操作中,看人成了講故事、拼言論,看數據成了猜誠信、賭風口。市場缺乏對商業運作的基礎常識和道德感,網際網路盛行‘顛覆’,顛覆常識,以至於最終消解了道德感。」網路上一片哀嘆:為什麼創業者越來越不要臉?
中國的道德體系崩潰早成定局。早在2001年8月,《遠東經濟評論》就曾發表一則題為「騙子共和國」的報導,這篇文章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如何淪落為「騙子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eats)。
對中國信用體系的崩壞,我曾概括為四個層面的問題:國家信用(國與國之間的信用)、政府信用(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任關係)、商業信用、個人信用都已經潰敗。當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發生後,法國媒體看到中國淪為一個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互害社會後,驚呼「中國人失去了道德羅盤」。2015年11月,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通過對15個國家的1500人所做的兩份網上抽樣調查得出結論,中國人的誠信度最低,而日本人和英國人的誠信度最高。
創業在全世界都非易事。創辦中小企業(Funders and Founders)發布的調查顯示,創業者第一次創業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創業成功率為20%,創業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在中國這樣惡劣的社會環境中經商,成功率當然更低。
早在6、7年前,中國就有不少民營企業退出市場,認為經營環境惡劣,不投資才是最好的資產保值方式。目前,中國經濟危機日益迫近,企業倒閉成潮,市場嚴重萎縮,連教育這一危機傳導的末端都不得不開始裁員,再讓初入社會、毫無經營管理企業經驗的大學生借債創業,最後的結果必是滿地荒蕪:創業者絕大多數因失敗陷入貧困,極少數依靠行騙獲得成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