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從詩經「集於苞杞」時起,便用於醫藥,迄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
枸杞是名貴的藥材和滋補品,常生活中,我們最常食用的養生保健食物除了紅棗可能就屬枸杞了,枸杞巧妙搭配功效翻倍。
一、枸杞的養生食療方:
1、枸杞+龍眼
枸杞龍眼茶,補氣養血。
功效:常服延年益壽,充實正氣,補氣養血。
材料:枸杞、龍眼肉各20克,葡萄乾50克,蜂蜜20克,菠蘿200克。
作法:枸杞、龍眼、葡萄乾、菠蘿用水沖洗乾淨;放入小碗加蜂蜜及適量水入蒸籠蒸20分鐘即可。
2、枸杞+紅棗
枸杞紅棗茶,喝出好氣色。
功效:使面色紅潤、補氣血。美容,皮膚白嫩,有光澤。
枸杞大棗泡水喝,做法非常簡單,對工作忙的上班族來說,不管熬夜多晚,喝點枸杞大棗水第二天也會有很好的氣色。女性多喝點枸杞大棗對睡眠,尿頻,體虛的人來說能喝出年輕,喝出好氣色喝出健康。
材料:大棗10克,枸杞8克。
作法:把大棗放入鍋中用中火炒10分鐘左右,待大棗的外皮顏色逐漸變深即可,倒出放到碟子中,涼透後待用,有多的可用密封的容器先裝起來以後備用;把涼透的大棗,加上洗淨的枸杞一齊放入茶壺裡;加入適量的冰糖,然後加入熱水,冰糖的份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放;蓋上茶壺蓋子,約5分鐘左右悶出味道後即可倒出來喝。
3、枸杞+雞蛋
枸杞蒸蛋。
功效:中老年人多吃枸杞雞蛋羹,可延緩視力衰退,防止花眼。
材料:枸杞20克,雞蛋2個
作法:枸杞洗淨放入碗中備用;將雞蛋打入碗中,與枸杞調勻;蒸熟即可食用。
二、不同季節的吃法,功效翻倍
1、春天配黃芪
黃芪紅棗枸杞茶不僅適用於體虛自汗症的人,也可用於女性的美容養顏。
春天萬物復甦,人體陽氣漸漸升發。枸杞味甘平補,春季可以單獨服用,也可與味甘微溫之品同時服用,助人陽氣生發,比如說黃芪,黃芪味道甘醇,可補氣、活血、養顏、潤膚、強壯體能、加速糖的代謝與脂肪分解。
2、夏天配菊花
枸杞子菊花茶,清熱明目,滋補肝腎、能降血壓。
夏天人們總是渴望一壺甘涼的茶水消除暑熱,枸杞子味甘,如果配菊花、金銀花、綠茶等,飲用後感覺心曠神怡。尤其是與菊花搭配,可以滋陰明目,清除肝火。
3、秋天配山楂
山楂枸杞茶具有健腦益腎、祛脂降脂之功效。
秋天空氣乾燥,人們總感覺到口乾唇裂,皮膚起屑,用很多潤膚霜也難以抵擋蕭瑟的秋風。這個季節吃枸杞子需要配滋潤食品,比如雪梨、川貝、百合、玉竹等,效果更好。當然,也可以配用一些酸性的食品,如山楂等,以達「酸甘化陰」之效。
4、冬天配山藥
枸杞山藥。
冬天人們將自己裹進厚厚的棉衣中以助自身陽氣抵禦寒冷。枸杞子能夠平補陽氣,天天服用,特別是和各種粥品搭配,大棗、龍眼、山藥等。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長,抵抗自然界嚴寒。
四、如何挑選枸杞
正常枸杞尖端蒂處多為黃色或白色。
1、看顏色
顏色不是鮮艷的過分,被摘的部分要是白色的,如果是紅色的那是被染過色的,正宗的枸杞多為暗紅色。大小整齊統一,如果藥材表面會有閃亮的晶點則用明礬泡過,不要購買。正常枸杞尖端蒂處多為黃色或白色,用色素浸染過的枸杞蒂處則呈紅色,用硫磺烘烤過的呈深褐色。
2、聞味道
沒有辛辣、刺鼻子的味道,就證明用的熏染的硫磺量不是很大。
抓一把枸杞近距離聞一下,沒有辛辣、刺鼻子的味道,就證明用的熏染的硫磺量不是很大。注意,通常市場上賣的枸杞,多是用硫磺熏出來的。所以,有刺鼻的味道。
8、泡水
在選購枸杞時,可以把幾粒枸杞放進水中。
拿幾粒枸杞,放進溫水裡,如果枸杞很快就沉入了水裡,那證明非好枸杞,一般好的枸杞是放進水裡後,自然吸水,過幾分鐘後,才沉入水中。由於用色素染過的枸杞特別怕水,建議大家在選購枸杞時,可以把幾粒枸杞放進水中,或者是故意用潮濕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現掉色,就說明用過色素。
3、摸、捏不粘手
不粘手,而且沒有明顯的結塊的,就是比較好的枸杞。
抓一把枸杞,摸一下,不粘手,而且沒有明顯的結塊的,就是比較好的枸杞。摸上去,沒有滑潤感,而是有些澀手的,就是好的。抓一把枸杞,用力捏一下,如果粘到了一起,證明枸杞反潮了,就算買回去,不幾天,也就壞掉了。如果放開,枸杞散開均勻,證明就是好枸杞。
5、扒、切
拿一顆枸杞,扒開來看一下,如果裡面可以看到大量的枸杞籽,那這個枸杞就是秋枸杞,不是說秋枸杞不好,而是秋枸杞多籽,相對於夏枸杞來講,藥效和食用價值就相對弱一些。如果再仔細一點的話,就找個小刀,切開一粒枸杞,然後看一下枸杞的皮的薄厚,皮薄的,就是較好的枸杞。
6、嘗一嘗
取一粒枸杞放進嘴裡,嘗一下,如果是甘甜,沒有發苦,就是較好的枸杞。有酒味的枸杞已經變質,不可食用。吃起來不會有咬碎困難,而且少籽,就證明是夏枸杞。
小提醒:枸杞子一天吃多少為宜?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較合適。(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枸杞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作用。但任何滋補品都不要過量食用。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較合適。
責任編輯: 李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