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段初驚艷卻未長相伴的文人愛情(二)

 2016-02-15 0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接續上文〈十段初驚艷卻未長相伴的文人愛情(一)〉。

五、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大家對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故事,耳熟能詳了。趙明誠去世後,仔細看看李清照的詞作,其實大有不同。趙明誠過世之前的詞作,也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類書寫相思略帶哀愁的詞句,但是絕不至於《聲聲慢》那麼淒淒慘慘慼慼。李清照前期的詞作還有一些歡快的,體現小女兒情態的,比如「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比如「綉面芙蓉一鑒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但是越到後期,愈加哀怨纏綿,讀來甚有壓抑之感。旁人解讀,多半認為,李清照其實隨著趙明誠的去世枯萎了。

(一)文人相知相合

十八歲初見,一個是靈秀的少女,一個是俊俏的少年,兩人趣味相投。婚後更是琴瑟和諧,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鐘鼎碑石。經常會有新奇感悟和發現。’兩人雖然都是富家兒女,但是為了蒐集名人書畫和古董漆器,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兩人總要到都城開封的相國寺一帶的市場上去尋訪金石書畫,傾囊買回。如此幾年,積少成多。兩人還傾盡心力著成《金石錄》,可是再堅固的感情,也抵擋不了生老病死的考驗。趙明誠離家日久,居然途中染病且日漸嚴重,李清照匆匆趕去,見到了丈夫最後一面。愛別離,李清照多麼悲痛啊!

(二)豈一愁字了得

最殘忍的還不止於此,腐朽的宋朝終起戰亂,李清照不得不帶著丈夫的畢生心血顛沛流離,兩人共同收集的、那些充滿回憶的古玩終究留不住,這又為多愁善感的女詞人平添了幾分愁緒。

後來易安另嫁做商人婦,可惜這位先生也常年流連於酒船畫舫,狎妓作樂,易安多數時候怕也是在苦悶和回憶中度過的。十八歲的一回眸,締結了一段好姻緣,使得易安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可惜,他們終究不能共白頭,易安也不是從前那個易安了。

四、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繫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漸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彿,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躲鳳迷歸,破鸞慵舞。慇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

吳文英是南宋的著名詞人,現存詞作三百多首,在南宋文人裡僅次於辛棄疾,師從周邦彥,也是南宋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就斐然的詞人之一。因其一生未及第,所以關於吳文英的記載比較少。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其《鶯啼序》窺見這位詞人的隱秘情事。

夏承燾《吳夢窗系年》記載:「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後遭遣去。在杭州亦納一妾,後則亡歿。」「集中懷人諸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其時春,其地杭州者,則悼杭州亡妾。」據此來看,這首詞正是一首懷念亡妾的悼亡詞。其相遇相愛分離,詞中均有動人的描繪。

那一年,西湖相遇,驚艷了時光。你著華服手執團扇,就這樣向我走來。我一見傾心,下馬停留,只想與你多呆一會兒。丫鬟為我們傳信,你我互通心曲,最終攜手,共同走過了幾個春夏秋冬。這段時光何其難得。怎奈被迫分離,我再也尋訪不到你的音信,直到等來了你殞命的消息。而今故地重遊,再吹彈舊曲幾回,你的芳魂可還在否?

身處一個並不安定的時代,是詞人的悲哀,再有兩情堅若磐石,抵不過社會的動盪與摧殘。那一場驚艷的流年,終究煙消雲散,兩人終不能共度白頭。

三、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名妓柳如是,是一位有氣節的女子。但美人一向福薄,命途多舛。

(一)多次改名,命運多舛

那一年,「能琴,工詩,善畫蘭」的鴇母徐佛買了一個八歲的女孩兒雲絹,見其天生麗質且乖巧伶俐,就精心教導她琴棋書畫並改名朝雲。朝雲十三歲時,被當朝宰相周道登的老夫人相中,重金買下給兒子做侍婢。誰知周道登一見而憐愛,依李義山「對影聞聲已可憐」詩句為其改名影憐,親自教她作詩習書法,後收為侍妾,寵愛難言。崇禎五年,周道登去世,因遭眾妾嫉恨,遂被趕出周家大門。這時的影憐只有十五歲,無依無靠,孤身一人,不知何去何從。她想到了曾到過周家的士林名流陳子龍,便一身儒生打扮奔赴松江,至陳府遞上名片以「女弟」自稱。

此時的陳子龍已是鼎鼎大名,而影憐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孩,她敢於以「女弟」自稱的確是充滿了豪情。陳子龍不因身份懸殊而見異,欣然接受。影憐投奔陳子龍後,幽居在松江城南門外阮家巷的「南園」,並改名柳隱。因喜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句,所以自號如是,這便是以後名滿天下的柳如是。由此,一段綺麗的愛戀拉開了帷幕。

(二)選擇離開,失去愛情

陳子龍時年二十四歲,正是風流才子一枚,柳如是當年十五歲,正是含苞欲放、嬌艷欲滴的年紀。「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人才情相當,你要燈下讀書,我便紅袖添香;你要吟詩作對,我便撫琴助興;你有鴻鵠之志,我自當全力贊成。這樣的生活,何其美好!可惜,陳子龍當時已有一妻三妾,而且正室夫人張氏「生而端敏,孝敬夙成」「被三黨奉為女師」,這也就是說,陳家真正能做主的不是陳子龍,而是陳夫人張氏。柳如是出身卑微,自然進不得陳家大門。而柳如是也並非嬌滴滴,只會哭哭啼啼控訴命運不公的弱女子。

如此女子,自然不會多做糾纏,也曾少女懷春寫下「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期盼能與陳子龍長相廝守,可既然不得,便痛快放手。我雖中意於你,卻不會卑微了自己,這便是柳如是的原則。

而後柳如是雖嫁給錢謙益,生活富足,但是二十四歲的年輕女子跟六十歲的老頭之間的愛情又是如何嗎?更何況,陳子龍為國守節,以身殉國;錢謙益貪生怕死,投靠清朝,柳如是此時又有幾多無奈?從離開了陳子龍,柳如是已失了愛情。

二、春溪儘是莘夷樹,不及東風桃李花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悲劇,是孔尚任的劇作《桃花扇》中的故事主線。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說:「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至於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稍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由此可見,《桃花扇》是一部極為接近事實的戲劇,其中所述的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故事,也是真真切切發生過,只是可能跟我們所熟知的劇中故事不同。

(一)《桃花扇》內的愛情

《桃花扇》的劇情設定如下:侯方域來江南創「復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兩人陷入愛河並贈題詩扇。但魏忠賢的親信阮大鋮陷害侯方域,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香君誓死不從,撞頭欲自盡,從而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故稱「桃花扇」。後香君又被阮大鋮設計,被皇帝召進宮中。皇宮被攻破之夜,香君逃出,卻未尋得侯方域。後來兜兜轉轉,李香君入山出家。揚州陷落後,侯方域去尋找李香君,最後也出家學道。

(二)愛情於亂世安置?

但比較真實的情況是侯方域最後背叛了他的初衷,參加清朝科舉並做了清廷官員。還被時人諷刺「兩朝應舉候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李香君對侯方域此舉甚為失望,當著他的面撕毀了桃花扇,並出家為尼。侯方域晚年深悔此舉,寫下了《壯悔堂文集》傳世。

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最後並未修成正果。侯方域遇到艷名遠揚的李香君時,是呈現困頓、身無長物之態,對其一見傾心的李香君不但不嫌棄,還時時鼓勵侯方域,寬慰他「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由此可見,李香君身上有諸多優秀品質,不嫌貧愛富,不愛慕虛榮,惜才愛才有氣節。這也正是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把那麼多南明學士放在一介歌姬之下的原因。

可惜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亂世,國破家何在?國與家都不復存在,兒女私情又將何處安放?這樣的情節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陳子龍殉國,而侯方域偷生。那麼堅強有氣節如李香君,怎麼可以忍受自己的愛人這般沒骨氣!

別說香君心狠毀扇斷情,實是侯郎氣節不堪,兩人從此死生不復見!

一、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瀋復的《浮生六記》,鮮活地刻畫出了芸娘的形象,也寫出了他們的閨房之樂,行文之中儘是柔情蜜意,兩人感情深厚自是無可爭辯。

(一)芸娘與瀋復感情融洽

芸娘是一個聰明心慧的女子。她本姓陳,出身一個貧寒的讀書人家,四歲父親去世。芸娘十幾歲就以她精美嫻熟的刺繡,維持寡母、幼弟的生活。芸娘聰明好學,憑藉自身努力奠定了不錯的文化修養,這也使她形成獨自的生活情趣。這與瀋復非常吻合,因此他們婚後感情十分融洽。夫妻閨房中論文論詩,評花品月、烹飪菜餚,栽培花木,種種雜事充實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瀋復還帶女扮男裝的芸娘同游太湖,夫妻二人一路歡聲笑語,好不愜意。若是這一攜手,便是永生永世,那該多好。

芸娘其實是個單純而率性的女子,滿心想的就是一件事——與丈夫終身相伴。也正是芸娘這種潛在的追求自由,無視禮教的性格,最終使得其不見喜於公婆。小兩口卿卿我我,從不避人,她不覺有什麼不妥;她給丈夫的信中稱公公為「老人」、婆婆為「令堂」,她也不以為意;她為丈夫納妾,要選擇「美而韻者」,因而看上了妓女憨園,並與之結為姐妹,她依舊未覺異常。這些行為,在家長眼中是不遵禮法、不敬父母、結盟娼妓的大罪。於是,芸娘漸漸受到了公婆的排擠。再加上家族內部財產之爭,瀋復夫婦被小人陷害,最終為家族所不容,被迫顛沛流離。而瀋復與芸娘的分離,就是這時開始的。

(二)瀋復竟是無法白頭之因?

以如今的眼光開看,瀋復是個極不負責的丈夫。身為男子不思如何賺錢養活妻兒,反而流連於外,尋歡作樂,芸娘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苦苦支撐。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芸娘之病,是由精神壓抑,窮困辛勞所致。因連年無館,生計無著,「設一書畫鋪於家門之內,三口所進,不敷一日所出,焦勞困苦,竭蹶時形」,窘迫到冬衣不備的程度。芸娘本已積勞成疾,又經受了弟弟出走、母親病歿、憨園為人所奪、家長訓斥等一連串打擊,使得血疾大發,而又因家貧,芸娘為了節省不尋醫問葯,終於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一對愛侶,就此分別。

有的人認為,瀋復是配不上芸娘的,芸娘以一女子之軀,撐起整個家,盡心竭力,早已問心無愧。芸娘對瀋復的愛,是全心全意全然忘卻自己的,甚至願意主動為丈夫尋覓一美妾。而反觀瀋復,一直都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躲在芸娘身後。誠然,他是愛芸娘的,但這份愛終究不如芸娘那份純粹。他還是終敵不過男人天性,別處風流。只是此時,瀋復你可曾想起苦苦為你操勞的芸娘?

這樣一段細水長流的愛情,也終究沒有到最後,芸娘走了,瀋復的愛情也走了。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