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神奇仙術 愛倒騎驢的張果老(圖)
且說張果老看到人類道德日下,塵世中人迷於功名利祿,還以為過的越來越好,於是倒騎著毛驢遊戲人間,留下了很多傳說千古流傳。
張果老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從來沒有人搞清楚過他到底來自哪裡。史書記載,張果老確有其人。唐代的時候居住在恆州中條山,自稱已經有好幾百歲了。那時的人都說他有長生不老之法。神仙本不同於凡人,將相王臣不過都是凡夫俗子,想見神仙談何容易。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召見他,他都謝絕不肯相見。武則天也招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妒女廟前裝死。當時正是酷夏,他的身體轉眼之間就開始腐爛生蟲。武則天聽說了,以為他真的死了,只好作罷了。可是後來又有人在恆州的山中見到了他。
據說張果老總是倒騎著一頭白驢,日行幾萬里。休息的時候將驢子折疊收起,就像紙一樣薄,放入巾箱中;需要乘坐的時候用水一噴,又變成了驢子。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遣通事舍人到恆州請張果老,張果老在他面前氣絕而死。他嚇得趕緊焚香禱告,說明天子求道的心意,張果老才又活轉過來。通事舍人不敢相逼,趕回京城告知唐玄宗。唐玄宗又派遣中書舍人帶著璽書相請,張果老於是隨著他到了東都。唐玄宗將他安置在集賢院,乘車入宮,倍加禮敬。
張果老展露驚人神通
唐玄宗見張果老老態龍鐘,就問他說:「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什麼還發疏齒落,老態龍鐘?」張果老說:「活到了衰朽的一大把年紀,又沒有什麼道術可以依侍,所以才變成了這個樣子,實在令人慚愧。如果把它們全都去掉,不是更好一些嗎?」然後他當著唐玄宗的面拔掉頭髮,擊落牙齒,血流滿口。唐玄宗嚇了一大跳,趕緊說:「先生稍稍休息一會兒吧,一會兒我們再談。」一會兒的功夫,張果老再見唐玄宗時,容顏一新,潔白的牙齒,烏黑的頭髮,變成了一個壯年人。
一天,兩位大臣來拜訪張果老。張果老突然對他們說:「如果娶了公主做老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啊。」二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不一會兒,唐玄宗派的人來了,對張果老說:「玉真公主從小喜歡修道,皇上想將公主下嫁給先生。」張果老大笑,硬是不肯。這時二人才明白張果老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
當時的公卿大臣都爭相拜謁張果老,詢問神仙的事情,張果老都不肯回答。他自稱是堯時丙子年生人,沒有人能夠搞清楚他的具體年齡。
張果老表演神奇仙術
張果老說自己曾經是堯時的侍中,可以數日不食,吃的時候也只是喝些美酒,吃三個黃丸。唐玄宗留他在內殿飲酒,張果老推辭說自己酒量很小,只能喝二升。不過自己有一個弟子很能喝酒,可以喝一鬥。唐玄宗很高興,請張果老招他的弟子來。
轉眼之間,一個小道士從殿簷飛下,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模樣俊秀,氣質優雅,拜見玄宗時言辭清楚,禮數週全。唐玄宗讓小道士坐,張果老說:「作弟子的應該站在一旁伺候,不該讓他坐。」唐玄宗越看越喜歡,於是賜酒給他,他一口氣喝了一鬥。張果老推辭說:「不能再喝了,喝多了肯定會出問題,讓皇上笑話。」唐玄宗逼他喝,酒忽然從他的頭頂湧出,道冠落在了地上,化為一個金榼。唐玄宗和妃嬪們都驚訝地笑了,再看,小道士已經不見了。那金榼正好可以裝一鬥,原來是集賢院中的金榼。
這樣的仙術不可勝數。當時有一個人能夠看見鬼。唐玄宗招他來看看張果老。這個人跑到皇上面前說:「張果老在哪裡?讓我來看一看。」其實張果老早就站在他面前了,他卻看不見。還有一個人精於命算,每次看到人後當面布籌,很快就能算出姓名、窮富、善惡、壽命,前後算過上千次了,從來都很準確。唐玄宗知道他的本事,就招他來算張果老。這個人算來算去,好幾個時辰,累得精疲力盡,還是算不出來。神仙之事,本非人間小道可以窺視的。
唐玄宗以毒測之
唐玄宗越加好奇。一次,唐玄宗決定用毒酒測試他。張果老連喝了三大杯,看上去彷彿醉了似的,對身邊的人說:「這不是什麼好酒。」然後倒頭就睡,睡了有一頓飯的功夫,忽然起身拿起鏡子看自己的牙齒,都已經成了焦黑色。他叫侍童取來鐵如意將牙齒全部擊落,都收在自己的衣帶中。緩緩地從衣袋中取出一帖光滑的微微發紅的藥,敷在齒穴中。然後又躺下睡著了,過了很久忽然醒來,再拿鏡子一照,牙齒已經又長成了,潔白堅固,比原來的還好。
張果老的歲數難以測得
唐玄宗曾經在咸陽狩獵,捕獲了一頭鹿,看上去稍微有點異樣。廚子剛剛要殺鹿,張果老看見了說:「這是一頭仙鹿,已經活了一千歲了。過去漢武帝元狩五年,我曾經跟從皇帝在上林狩獵,生獲此鹿,後來放生了。」唐玄宗說:「世界上的鹿那麼多,而且時間這麼久了,怎麼就知道這是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漢武帝放生時,在鹿的左角處用銅牌作了標記。」一看鹿,果然有一塊大約二寸的銅牌,上面的文字已經模糊無法辨別了。唐玄宗又問:「元狩是什麼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到現在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讓史官察看史書,果然一點不差。
唐玄宗封張果老為銀青光祿大夫。張果老後來還是堅持回到了恆州山中。天寶初期的時候,唐玄宗又招張果老,張果老聽說之後忽然死掉了。他的弟子埋葬了他,但是後來開棺一看,原來只是一口空棺材。就這樣張果老不知所終。
(資料來源:《舊唐書》《明皇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