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似乎都是被「農民起義」起義推翻的嗎?(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0月15日訊】在當代多數國人印象裡,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似乎都是被「農民起義」起義推翻的,因此,中國歷史彷彿是一個王朝建立——農民起義建立新王朝——再農民起義的死循環。
然而,歷史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盤點一下歷代王朝滅亡的原因(限於篇幅,只列出其表面的直接原因,不做深度探討,所附點評皆為戲言,僅為博君一笑):
夏:鳴條之戰後,亡於其屬國——商之手。(點評:當頭兒的不幹正事兒,下場會很慘。)
商:牧野之戰後,亡於其屬國——周之手。(點評:歷史有時會重演。)
西周:為本國貴族申侯聯合外族犬戎攻滅。(點評:平民百姓是「勾結」不了所謂「外國勢力」的。)
東周:經歷了春秋戰國的數百年紛爭後,亡於其屬國——秦之手。(點評:終於暫時平靜了。)
秦:秦二世繼位後,之前被秦所滅的諸侯紛紛復立,劉邦奉楚懷王命攻入秦都咸陽,秦亡。(點評:打人和挨打的角色常常互換的很快。)
西漢:皇室外戚王莽偽造符命,謊稱自己為天命所歸,篡漢。(點評:誰也不知道啥時候會遇到沒底線的人。)
莽新:立國十六年,便被漢室宗親建立的玄漢所滅。(點評:連「天命」都敢「山寨」,分明是活膩的節奏。)
東漢: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於本朝魏王曹丕。(點評:人不可與命爭。)
曹魏:公元265年,魏元帝被本朝晉王司馬炎逼迫退位,曹魏亡,司馬炎登基前後,平蜀滅吳,結束三國時代。(點評:風水輪流轉啊。)
西晉:僅傳四帝,前後不過五十一年,便被匈奴人的前趙所滅。(點評:搶來的東西不好消化啊。)
東晉:公元420年,本朝高官宋國公劉裕篡晉建立劉宋帝國。(點評:半壁江山竟然比西晉還命長,悔過果然起了作用。)
南朝:自劉裕殺害退位的晉恭帝,打破了不殺害前朝遜位之主的歷史慣例之後,南朝歷經宋、齊、梁,都被本朝高官所滅,直至南朝陳被隋所滅,且末代君主都不得善終。(點評:報應報應,不報自身也報兒孫啊。)
北朝:五胡亂華後,北魏統一北方。此後,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東魏為本國高官高洋所滅,建立北齊,後為北周所滅;西魏為本國高官宇文護所滅,建立北周,至本國高官外戚楊堅受北周靜帝禪位,建立大隋帝國。(點評:起火的常常是後院。)
隋:隋煬帝巡幸江都(揚州),為本國高官宇文化及等所殺。隋煬帝的姨表兄弟——本國高官唐國公李淵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大唐帝國。(點評: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唐:公元907年,地方軍閥朱全忠逼唐哀帝退位,建立後梁,拉開五代十國的序幕。(點評:帝國的敗落,不會掩蓋昔日的輝煌。)
五代:五代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晉被契丹滅國外,其餘皆亡於本國高官之手,至後周高官趙匡胤被部屬黃袍加身,建立大宋帝國,統一中原。(評註:紛亂的時代,終有結束的時候。)
北宋:遭「靖康之難」亡於金國,皇子趙構南逃,重建宋朝,史稱南宋。(點評:作為國家元首,專注於題字唱歌,亡國之期就不遠了。)
南宋:崖山之戰,丞相陸秀夫揹負八歲的小皇帝與十餘萬軍民蹈海而死,宋亡於蒙古帝國。(點評:後人眼裡的史詩,是前人用生命撰寫的。)
元:元末,「富二代」郭子興傾其家財聚集數千青壯,攻佔濠州,並為自己的養女馬氏招了個女婿,此人就是日後以此為根基滅元、建立大明帝國的朱元璋。(點評:民族矛盾果然不容小覷。)
明:在郵局工作的公務員(驛卒)李自成被裁員後,只好到甘肅投軍,後因上級欠薪反毆打討薪士兵等問題,被迫發動兵變,之後接手舅父高迎祥民變隊伍余部,攻入北京,建立大順,明帝國滅亡。不久,清兵入關,大順亡。(點評:輕易裁員和欠薪的後果很嚴重。)
清:公元1911年10月10日,士兵與軍官產生衝突,發生槍擊事件,引發武昌起義,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數月後,清宣統帝溥儀發布《遜位詔書》,清朝滅亡。(點評:幾個大兵的衝突成了帝國崩潰的導火索,當事人做夢也想不到吧。)
看到此處,您或許會驚異——自夏朝至清朝,只有元、明兩代的滅亡勉強可以和「被農民起義推翻」拉上點關係,可是,為何提到王朝滅亡,不少人頭腦中,卻會自動反映出所謂「農民義軍」攻入京城的畫面呢?這種歷史的「誤會」,究竟是誰造成的?類似的「誤會」究竟還有多少?
翰青嘆曰:
廿餘皇朝數千秋,
歷史大戲唱未休。
帝國盛衰緣天定,
重民[1]何嘗競風流?
注[1]:重民,指農民。古代重農,故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農民起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