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網路圖片)
想當年曹孟德橫刀立馬,執槊臨江,曹家軍南征北戰,青史流芳,使人激情澎湃,僅差熱淚盈眶。細數曹魏將領,觀其傳記,得見虎豹騎,神秘且精良。
關於曹操精銳的虎豹騎部隊,《三國演義》裡幾乎沒有提及,在《三國誌》中,也僅有《諸夏侯曹傳》有過零星記載(同書的《武帝紀》載關中大戰,有「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言,但虎騎是否為虎豹騎,存疑,故置之不論)。不過我們依然能從《三國誌》的隻言片語中窺得虎豹騎這支神秘之師的戰鬥力。
雖然史料記載不多,卻已明白地告訴了我們虎豹騎作為一支部隊是何等的精銳。「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一語道出玄機。其中的「百人將」是一武職,顧名思義,將百人者也,近似於現在的連長。然而「百人將」被選入虎豹騎後,卻只能充當士兵了。在普通部隊還能管百十號人,吆五喝六的,來到虎豹騎後便只有看著別人吆五喝六的份了。顯而易見,極盡苛刻的選拔使得虎豹騎的成員皆是百裡挑一的猛漢,其戰鬥力之強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虎豹騎不僅戰鬥力強,且地位特殊。由《三國志·曹休傳》:「使領虎豹騎宿衛」可以確定其為曹操相府親兵的一部分。而且,「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據《三國誌》中記載的僅有曹純、曹休、曹真三人。曹純是曹操的族弟,曹休、曹真是曹操的族子,其中曹休更被曹操陳作「吾家千里駒」。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將領來擔任虎豹騎的統帥,可見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性,是曹操的精銳、嫡系、王牌之師。
然而,虎豹騎雖強,卻未曾遭遇太多惡戰,這從其統帥曹純的三百戶食邑可以略知一二。曹純是曹氏集團的元老級人物,在曹操事業剛剛起步之時便常從征伐,在敗袁譚、征烏桓時立有戰功,然而他卻僅食三百戶,只能說明立功不多了,其麾下的虎豹騎便更加沉默了。當然,這並不是曹操的排擠、打壓,而是呵護、疼愛虎豹騎。例如,征討袁譚的南皮之戰極其艱苦,「太祖欲緩之」,此時虎豹騎也並未露臉,等到南皮城破,袁譚遁逃,戰局明朗,虎豹騎方才出動,畢其功於一役,追斬袁譚。再如,征討烏桓時亦艱苦,「塞外道絕不通」,且冰天雪地,望梅止渴,「左右皆懼」,令張遼擊之。等大敗烏桓後,蹋頓在敗亡路中,亦由虎豹騎出動斬獲。以上二例,旨在說明虎豹騎未逢惡戰,並非巧合,而是曹操用意所在,並且總將追斬敵酋之功分與虎豹騎,這只能理解為曹操的偏愛了。
至於關中大戰,有「縱虎騎夾擊」言,但我認為虎豹騎參與其中的可能性極小。原因至少有二:一、虎豹騎屬於宿衛軍,旨在保護曹操安全,不會用來奔襲千里與馬超、韓遂等部拼消耗,二、用於夾擊的虎騎有五千騎,而我認為虎豹騎的數量並沒有五千之多。故用關中大戰說明虎豹騎曾有惡戰似乎難以立足。
關於虎豹騎的數量,史無明載,但有其統帥的品級用於推算,可知一二。曹純曾「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以圍南皮」,議郎為600石文職,與之相等的武職在牙門將、騎督、部曲督一級,即使對曹純破格委以重任,將品級提高一等,虎豹騎統帥的武職也不過別部司馬一級。前文曾提及百人將可為虎豹騎士兵,而作為別部司馬的統帥卻只高出百人將兩個品級,故知虎豹騎並無太多將領,規模亦小,充其量數百騎。
不過,隨著曹操實力的不斷增強,其護衛親軍的規模亦不斷擴大,虎豹騎也應得到擴充。等到曹休以騎都尉之職統領虎豹騎時,應已擴充到一千有餘,當曹真以偏將軍之職統領虎豹騎時,數量應有三千左右。故前文認為虎豹騎不足五千騎的依據在此。
至於虎豹騎的創建與消逝,依然神秘中,只能推測。虎豹騎應是曹操轉戰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銳老兵,不可能是單單從某一部分抽調出來的。其骨幹可能就是建安五年白馬之戰(斬文丑之戰)那只以不滿六百之數擊破數倍於己的袁紹的騎兵勁旅。按時間推算,呂布的舊部也可能會有一些,但主要是從此前曹仁長期統帥的騎兵中選拔最合理。關於以上虎豹騎的創建只是我個人觀點,並非鐵證如山,在此說明。
虎豹騎為曹操的宿衛騎兵,到關中大戰為止尚隨曹操出生入死,但此後性質主要是對內衛戍,而非對外征戰,所用皆親隨子弟,戰功也不多見了。虎豹騎作為正式軍制,存在的時間很短,從虎豹騎後兩任統帥——曹休、曹真在建安二十一年魏王建制後拜為中領軍,可以推測出虎豹騎可能也於建安二十一年改名編入虎衛營、上騎等正式的中軍編製當中。
至此,虎豹騎沒於風塵,歸於沉寂,落於湖底,消逝於歷史長河中,只在隻言片語中略顯神秘。
註:1、以上引文皆出自《三國誌》。
2、《三國誌》無《職官志》,僅能從網上搜索出曹魏軍武職升遷表,以供參考:
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親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他二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