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明全明星陣容為何擊敗了日本卻敗給了女真(圖)

 2015-04-18 00:2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明朝軍隊(網路圖片)

公元1592年(大明神宗萬曆20年;日本後陽成天皇天正20年/文祿元年;朝鮮宣祖25年)3月,秀吉自全國動員了三十餘萬兵力,以其中西國部隊為主的15萬8700人編成九個軍團渡海至朝鮮作戰;宇喜多秀家為總大將,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谷吉繼等為總奉行,向朝鮮進發。

4月12日其第一軍團由小西行長率領一萬八千七百人先渡海至對馬島待命。4月13日九軍出發之命到達,4月14日侵朝的日軍首先於釜山登陸,爆發釜山鎮戰役,朝鮮守將鄭撥戰死,釜山被日軍攻佔。之後陸續發生東萊城之戰,守將宋像賢戰死,尚州之戰後守將李鎰敗走。朝鮮國王宣祖李昖急命左議政金命元為都元帥, 坐鎮王京漢城之內,節制全國兵馬。又增設三道巡邊使,由曾經大破女真人的名將北道兵馬節度使申砬擔任,負責慶尚、全羅和忠清三道防務。申砬會合李鎰於彈琴臺。4月28日小西行長率18,700人向忠州和彈琴臺進軍。小西行長派大村喜前監防忠州城動態,再與松浦鎮信、宗義智、有馬晴信和五島純玄圍攻申砬與李鎰,發生彈琴臺之戰,朝降軍全軍覆沒,義州牧使金汝岉、忠州牧使李宗張與申砬戰死。忠州被日軍攻陷,李鎰逃往王京漢城報敗訊,然而日軍攻入稷山後,王京漢城已難以固守,朝鮮國王李昖在柳成龍等朝臣的建議下,放棄都城、出奔平壤。5月2日日軍攻克朝鮮王京漢城,俘虜朝鮮王子。6月5日再克平壤,朝鮮國 李昖再奔義州。並請求明朝救援,使臣一日數發。而此時的明廷也認定:「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因而答應讓李昖渡過鴨綠江,居住在明境遼東半島的寬奠堡、受明保護,同時出兵援助朝鮮。

明廷自7月起多次派遣游擊瀋惟敬到朝鮮,甚至遠赴平壤與日軍談判,其目的即在於拖延時日以待大軍集結;然而由於情報缺乏、補給不繼,只能梯次陸續增兵。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並詔天下督撫舉將材;又於10月16日,命李如松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明朝從全國範圍調集了4萬精銳將士。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遼東精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及名將瀋有容;江浙步兵3千。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5千,做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在1592年12月25日, 總兵官李如松從寧夏勝利歸遼後,尚不及休息即率軍43,000餘人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明大將李如松先擊敗日軍小西行長15000人於平壤,再以3000人對陣,雙方未分勝負。後縱火燒燬日軍龍山糧倉逼退日軍於漢城。隨後在7年的打打談談中終於擊敗日軍,使日本二百年不敢妄動。

20年後大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建州左衛都督努爾哈赤宣布以「七大恨」誓師,歷數明廷對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以及向明朝宣戰。以後便出兵偷襲遼東各堡,連陷撫順、東州、馬根單、撫安堡等地,東州守將李弘祖戰死,馬根丹守備李大成被俘。撫順總兵李永芳與五百守軍乞降於後金,範文程兄弟亦投降後金,撫順守備王命印、把總王學道、唐鑰順等拒降而戰死殉國。遼東巡撫李維翰急命廣寧總兵張承胤、遼陽副總兵顧廷相、海州參將蒲世芳、游擊梁汝貴率軍一萬前往救援,卻遭後金軍反擊而全部陣亡。七月,後金軍攻入鴉鶻關(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越過遼東邊牆攻佔清河堡(今遼寧本溪),清河副總兵鄒儲賢、游擊張旗、守備張雲程戰死,此役擄掠人畜三十萬,獲馬九千匹、甲七千副。史稱撫清之戰終於驚動明朝廷君臣上下。

由於建州軍侵犯明朝邊境,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調集軍隊,籌措兵餉,準備進軍赫圖阿拉,消滅努爾哈赤。

楊鎬為遼東經略,調集軍隊,籌措兵餉,準備進軍赫圖阿拉,消滅努爾哈赤。經過數月的籌劃,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經略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會師赫圖阿拉。北路由總兵馬林率領,從開原出,經三岔口,過尚間崖,進攻蘇子河;西路由總兵杜松統領,出撫順關向西,直驅赫圖阿拉;南路由總兵李如柏統帥,出清河,過雅鶻關,直攻赫圖阿拉;東路由總兵劉綎指揮,出寬甸,從東面搗後。明軍四路實則10餘萬,外會同朝鮮國都元帥姜弘立等統率的一萬三千人, 女真葉赫部援軍貝勒金臺吉、布揚古率領的1萬餘人。號稱47萬大軍。

明軍在薩爾滸之役中被努爾哈赤打敗,傷亡者四萬五千八百餘人、文武官吏死者達三百一十人,丟失馬、騾、駱駝等獸二萬八千餘匹,損失火器大小槍炮二萬餘件,精英盡失。四路軍中僅南路軍能全身而退。

劉挺、杜松、楊鎬、李如梅這些朝鮮戰場的抗日明星們20年後率領大明的軍隊卻在薩爾滸以及遼東諸地一敗塗地。鄙人以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朝鮮戰役耗盡大明帝國的血,此役大明精銳陣亡3萬餘傷14萬左右,入朝諸軍皆從各鎮抽調的精銳之士。《朝鮮宣祖實錄》《懲毖錄》

二、財力枯竭,加速國力衰微。此戰軍費對明朝形成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明稅率極低,只在5.5%~12%之間,故一般官府稅收難以支應大規模突發狀況,援朝軍費實質上是由太倉庫支應。太倉庫在1592年時有白銀7,000,000兩,每年流入約當2,092,000兩;此戰軍費支出,平均一年即達2,400,000兩左右,造成了太倉庫的赤字。加之萬曆三大征接連發生,導致終萬曆一朝,太倉庫財力匱乏,造成明末財政的紊亂。

三、建州衛女真努爾哈赤也通過此戰觀察了明軍的作戰方式,使他在日後的對明戰役中佔得了情報上的優勢。

四、名將李如松、麻貴先後逝世,大明軍中無有可抗衡努爾哈赤者。

五、日本泛海而來,補給線太長,阻礙了其推進速度。而努爾哈赤是在其領地內熟悉地形,補給容易。並且以逸待勞,反而明軍是從各地徵集而來,師老疲憊。

六 戰略失誤,四路分兵,各部聯繫不上,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来源:中國歷史專題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