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10月31日訊】中國國內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也引來了各方的擔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2014金融街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國民資產負債表的槓桿率過高,負債率太高,風險正在加速積累,隱含著出現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
吳敬璉在論壇中發表了《應對金融風險的戰略與策略》演講,他指出,中國經濟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比如說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經濟進入下行通道,GDP增長乏力,產能過剩,市場疲軟,部分企業因為銷售不暢資金緊張,甚至發生了一些企業的償債危機,出現了跑路現象。
關於如何應對上述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學界和業界已提出兩種基本處理方法,一種方法是採取強刺激政策,放鬆銀根、增加投資、拉動GDP增長;第二種方法則是在盡量不出現系統性危機的前提之下,通過推進關鍵領域改革來促進效率的提高和結構的優化。
對於上述兩種辦法的選擇,吳敬璉表示,對於中國而言,強刺激政策已經出現效應遞減現象,第二種方法才是應該採納的。然而,第二種方法的壞處在於,GDP的增長率在一段時間可能會下降到7%左右甚至更低。「但是中國領導人已經多次說過,不能以GDP論英雄,保就業、保民生才是最重要的,而保就業、保民生的關鍵在於效率的提高。」
吳敬璉指出,效率太低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癥結性問題。只有效率得到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和消費才能夠有較快的增加,中國的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在「不以GDP論英雄」的背景下,吳敬璉建議,如果要提高效率,首先要停止回報過低或者沒有回報的無效投資;同時要停止對殭屍企業輸血;而對資不抵債的企業要實施清盤或者破產重組,而不是以「剛性兌付」的方式解決問題;還要盤活由於粗放增長方式造成的死資產存量;最後就是加上一些靈活的財政貨幣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唐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