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留學潮不斷升溫,美國更是成為了廣大學子首選的國家。如何能很快地適應不同的文化,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呢?必須注意的十五條美國習慣細節:
1、不要隨便稱呼老師
學校稱呼老師最安全的方法是用「教授」(professor)。若知道老師的姓,亦可稱呼為某某教授,但不要稱老師為先生(Sir),尤其是對女老師,由於她們可能會在意。盡量不要隨便直呼老師的名字。
2、不要隨便在書上做記號
在美國唸書有許多作業(assignment),幾乎每堂課都有,有的老師也許一開始就告訴你這學期每堂課的進度和作業,有的則可能隨堂才講。假設選課時便知道要用那些課本,可先去書店買,但要保留收據並詢問店員是否可退書,由於老師上課後可能會改變教材,而學生聽課後若覺得太簡單、太難、或太枯燥,也可能會退選,這時便需要退書,用過的書(usedbook)是不能退的,因此剛開始不要隨便在書上寫名字,劃線,及做任何記號。
3、不要稱呼黑人為「Negro」
Negro是英語(論壇)「黑人」的意思。尤指從非洲販賣到美國為奴的黑人;因此在美國千萬不要把黑人稱作「Negro」,跟白人交談如此,跟黑人交談更如此。否則,黑人會感到彌對他的蔑視;說到黑人,最好用「Black」一詞,黑人對這個稱呼會坦然接受。
4、同性不能一起跳舞
同性不能雙雙起舞,這是美國公認的社交禮儀之一,同性一起跳舞,旁人必定投以責備的目光,或者認為他們是同性戀者;所以,即使找不到異性舞伴,為避免誤會,盡量不跟同性跳舞。
5、別在別人面前脫鞋
在美國,若是在別人面前脫鞋或赤腳,會被視為不禮貌。
6、為安全理由,不要隨便搭便車
在美國旅行切不可隨意搭便車,這是因為美國社會治安情況造成的,搭便車而被搶去錢財或遭到凌辱之類的案件在美國屢見不鮮,有些歹徒看到路邊步行的女性,就主動停車,慇勤要求送上一程。假設誤以為他是好意,無異於羊送虎口,碰到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冷言拒絕,不要多加搭岔。
不僅如此,遇到要求搭便車的人也不要輕易答應,由於有些歹徒、包括年輕姑娘專門等候搭乘便車,上車後靠威脅等手段詐取錢財。
7、夜間不要乘地鐵
紐約的地下鐵道極為髒亂,夜間更成為黑社會成員聚集之地。吸毒犯、盜竊犯、流氓、販毒者齊集於此,整個氣氛令人不寒而傈;夜間要注意安全。
8、在沒弄清楚狀況前,不能隨便說「I am sorry」
「I am sorry」和「Excuseme」都是「抱歉」、「對不起」的意思,但「I am sorry」語氣較重,表示承認自己有過失或錯誤;假設為了客氣而輕易出口,常會被對方抓住把柄;追究實際不屬於你的責任。到時只有「啞巴吃黃連」,由於一句「對不起」已承認自己有錯,又如何改口呢?
9、要勇於適時表達自已的能力
中國人視謙虛為美德,但是美國人卻把過謙視為虛偽的代名詞。假設一個能操流利英語的人自謙說英語講得不好,接著又說出一口流暢的英語,美國人便會認為他撒了謊,是個口是心非、裝腔作勢的人;因此,同美國入交往,應該大膽說出自己的能力,有一是一,有十是十,不必謙虛客氣,否則反而事與願違。
10、同陌生人打招呼
我們在路上、電梯內或走廊裡,常常與迎面走來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這時美國人的習慣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視線移開,或把臉扭向一邊,佯裝不見。
美國入清晨漫步街道時,若碰到擦身而過的人,會習慣地說一「早上好」;當然,在行人較多的街道上,不必對所有擦肩而過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11、交談時的話題
參加美國人的聚會時,切莫只談自己最關心最拿手的話題,談論只有自己熟悉的話題,會使其他人難堪,產生反感。談論個人業務上的事,加以賣弄,也會使其他人感到你視野狹窄,除了本行之外一竅不適,在談話間,應該尋找眾人同感興趣的話題;醫生可以大談文學,科學家暢談音樂,教育家講述旅行見聞,使整個聚會充滿輕鬆氣氛。在美國,「自殺」這個話題不受歡迎,不論何時何地還是少談為妙。
12、不可在別人面前伸舌頭
美國人認為在別人面前伸出舌頭是一件既不雅觀又不禮貌的行為,給人以庸俗、下流的感覺,甚至可以解釋為瞧不起人,小孩子犯了錯,可以吐吐舌頭,顯得天真可愛,成年人千萬不可這樣做。
13、不可隨便微笑
微笑可以帶來友誼。但是在某些場合,微笑往往代表對某種事物的允諾。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無來由地微笑,由於暖昧不明的微笑,有時候會被誤認為是「恥笑」,有時會被誤認為「默認」,結果造成很大的誤會。
14、不亂送禮物
送禮必須送得有意義,比如朋友生日、同事結婚可以送上一份禮物,以表心意;但不能動軋送禮,這樣對方不但不會感激,還會疑心你另有所圖;不知送何禮物為宜時,可以送鮮花,作客或參加宴會,鮮花總是得體的。香水和威土忌等也普遍受到歡迎。
15、不為別人付帳
中國人的習慣是,幾個好友一道出門時,總是搶著付錢買車票、門票等;但假設對美國人這樣做,卻不會得到他們的感謝。這種作法會使美國人覺得欠了人情帳。心理上很難受;美國人一起外出,總是各付各的費用,車費、飯費、小費無不如此。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