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宋朝茶坊勝似星巴克(圖)

 2014-09-23 07: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今天的小資們以喝咖啡為生活時尚,彷彿不到星巴克喝過咖啡,就不算瞭解現代都市生活的品質。一千年的宋朝人,就跟現代人愛喝咖啡一樣愛飲茶。

大約從宋代開始,茶開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日開門七件事」之一:「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需要提醒的是,宋人的飲茶法,跟今人以開水沖泡茶葉的喝法不同,而是將茶葉研成末,再以開水沖之,「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叫做「點茶」。日本的抹茶,即從宋朝點茶「山寨」過去的,日人《類聚名物考》承認,「茶道之起」,「由宋傳入」。宋人點茶,對茶末質量、水質、火候、茶具都非常講究。

因為對飲茶的熱愛,宋人形成了一套很有講究的茶藝,叫做「分茶」,是一種將「點茶」點出了新花樣的高超技藝。高明的分茶技術,能夠利用茶末與開水的反應,在茶碗中衝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北宋《清異錄》記述,「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物像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幻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這有點像今日咖啡店玩的花樣:利用咖啡與牛奶的顏色搭配,調配出有趣的圖案。據說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便是一名茶藝高人,擅長「活火分茶」。

宋朝也流行「鬥茶」,即幾個熱愛茶道的朋友,聚於一起,分別煮水分茶,看誰的茶葉、茶水出眾,茶藝更高超。不僅士大夫中盛行鬥茶之風,平民也喜愛鬥茶。南宋畫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便非常傳神地描繪了市井間幾個茶販正在鬥茶的生動畫面。

因為市民愛飲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處可見,就如今日的咖啡館。《東京夢華錄》說,朱雀門外,「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南宋也一樣,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臨安「處處各有茶坊」,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髏茶坊、郭四郎茶坊、張七相干茶坊、黃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茶坊的名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廣告效應。

茶坊構成宋代城市社會的公共空間,而不僅僅是單純飲茶的私人所在。清雅的茶坊是士大夫「期朋約友會聚之處」;高端的茶坊可供「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大眾茶坊則是「諸行借工賣伎人會聚行」的場所;還有「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的」,「非君子駐足之地也」。

高檔的茶坊佈置得非常雅緻,「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面……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今日一些咖啡館、酒店為顯示清雅,也喜愛掛名家的書畫作品。

還有一些茶坊搞特色經營,用歌妓招徠客人:「諸處茶肆、清樂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連三茶坊、邊二茶坊,及金波橋等兩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歌妓)莫不靚妝迎門,爭妍賣笑,朝歌暮弦,搖蕩心目。凡初登門,則有提瓶獻茗者,雖杯茶亦犒數千,謂之‘點花茶’。登樓甫飲一杯,則先與數貫,謂之‘支酒’,然後呼喚提賣,隨意置宴。趕趁(買賣人)、祗應(服務員)、扑賣者亦皆紛至,浮費頗多。或欲更招他妓,則雖對街,亦呼肩輿而至,謂之‘過街轎’」。

這類高端茶坊,不論是品位,還是價位,都要比今日的星巴克高出幾個段位。不過宋人並不會因此而質問「為什麼一杯茶湯賣得這麼貴」。顯然,高端茶坊賣的並不是茶湯,而是格調,是生活方式,是身份識別標準。

来源:華商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