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石專欄】古幣上的書法藝術(組圖)
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載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巨大的傳統文化傳承作用。在紙帛、崖壁、碑刻上,甚至在鑄造的中國古錢幣裡,都能一睹中國書法藝術的風采。
中國古代錢幣上的文字,即幣文,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漢字書體,不但篆、隸、行、楷、草俱全,還有多種書法變體,如懸針篆、九疊篆、瘦金書等。除漢字外,中國古幣還保留有遼、西夏、滿、蒙、回鶻、突厥、吐蕃、女真、苗等多數民族的文字。可以說,幣文不但是中國各民族文字傳承的歷史記錄載體,而且縱觀其書法演變,堪稱一部中國文字書法藝術的演變和發展史。
春秋戰國時期,刀、布、圓錢和蟻鼻錢的幣文為大篆。秦、漢至隋朝幣文為小篆,也包括一些異體。唐朝以後盛行隸書。北宋時期則是篆、隸、楷、行、草各書俱全。南宋至明、清時期均以楷書為主,間或有篆、隸字體,還出現蒙、滿、回等民族文字。而且,在中國歷朝歷代的幣文上,不乏書法大家的墨寶或皇帝御書,彌足珍貴。
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上,文字少者一字,多者六字,所採用的方筆,表現了金文雄渾典麗、嚴謹端正的風韻。
秦統一貨幣後,取義於「天圓地方」的方孔圓幣成為綿延數千年造幣的規範模式。秦所鑄錢幣上的小篆「半兩」二字,為宰相李斯所書。字體雄勁挺秀,穩健剛毅,開幣文之先河。這些古幣使用期長達700多年,對漢字的規範和發展起了歷史性的推動作用。
至西漢,王莽幾次鑄造的錢幣形態各異,幣文多用「懸針篆」。如公元14年所鑄的「貨布」,字體狹長,筆畫纖細工整,狀若懸針,顯得方潤古雅而又奇特。
三國時期吳國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幣為當時著名書法家皇像所書,皆為玉箸體篆書,氣韻飛動,遒勁瀟灑。
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孝建四銖」所用為「薤葉」書體。薤葉書體是在懸針篆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字體瘦細婉轉,流暢清逸,體勢運用恰當,給人清新之感。北周通用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萬國」錢,則均採用玉筋篆,筆畫渾厚有力,古樸穩重,婉圓流暢,被稱為「篆法絕工」、「六朝之冠」。
發展至唐,幣文書法藝術百花齊放,行草隸篆,各領風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鑄造的「開元通寶」為盛唐大書法家歐陽詢之手筆,書體介於漢隸與繆篆之間,筆力勁險嚴整,點畫方雅,結構開朗爽健,俊秀飄逸。
五代十國時期的「唐國通寶」由南唐五代著名書法家徐鉉分別用篆、楷兩種書體書寫而成。其篆書細長俏麗,渾重工整,筆意絕類;楷書簡樸高古,瘦勁雄強,兩相配對,布局嚴整,筆跡新穎佳妙,珠聯璧合,勝似天地之作。
古幣文字的書法創作最發達時期則是在兩宋。北宋古幣文上,真、草、隸、篆、行、瘦金等體無所不有。清代乾嘉年間的古錢學家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說:「北宋錢字體不同,而模範特精,筆畫飛動,飄逸如活,能肖其神,然也因其書法,實各臻其妙,是以作範者能傳之。」
北宋時期,宋太宗趙光義鑄「淳化元寶」、「至道元寶」,御書中楷、行、草並用,世稱「三體錢」,創中國最早的「御書錢」。其字大氣磅礡,透出一代天子之氣,為人稱道。後有「景德元寶」「祥符元寶」楷書為宋真宗趙恆所書;「元豐通寶」 篆、行、隸三體,行書為宋神宗所書。而且,此後的各朝皇帝所鑄「年號錢」,大都採用兩種書體書寫,世稱「對書錢」,諸如「景佑元寶」、「嘉佑通寶」、「熙寧元寶」等,或楷篆並用,或隸篆並用,不一而足。
宋代幣文書法藝術的繁榮,不光是字體的多樣化,更表現在一些大書法家的筆墨參與。當時包括「宋四家」在內的各重要書法家,均有傑作出現,無論草書、行書、篆書、隸書、楷書及至瘦金各體,在古幣上皆有展露,成為一時風尚。
北宋「元豐通寶」的隸書是書法史上「宋四家」之一的蘇軾所書,字體豐潤自如,飄逸豪放,氣勢貫通,可謂神品。北宋末年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是宋徽宗趙詰的鐵劃銀鉤瘦金書。字體輕快利落,剛勁挺拔,出神入化,嘆為觀止,至今堪稱歷代帝王書法第一人。此時幣文書法藝術可謂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令後來者難以逾越。
自南宋淳熙後,幣文向單一化宋楷體發展,呈式微趨勢。幣文書法藝術開始進入百花「凋零」,「一枝」獨放的狀態,形成了幣文藝術特徵不多、錢面文正呆滯的局面。雖然後來也出現了如金代著名書法家黨懷英以玉著篆體書寫的 「泰和重寶」、元代著名書法家周伯琦的楷書「至正之寶」等幣文,但是這種幣文單一化的局面一直延續了有九百餘年。至清代咸豐年間,幣文稍有起色,大錢「咸豐元寶」系書法名家戴熙所書,但也只是曇花一現。
中國古幣的幣文無論從文字的種類,還是從內容上看,都十分豐富,在世界錢幣界可謂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錢幣」的代表。它的文字獨一無二性和書法的藝術性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