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服飾常常能透露一個人的社會身份,特別是在等級森嚴的王朝社會,等級之分在服飾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古代中國,著裝規範不僅是民間習俗,更是國家禮制的一部分,歷朝歷代都有各種條文、律令,對服裝的材質、色彩、花紋和款式做詳盡規定,將皇族、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的服飾嚴格區分開來,違者重罰。這種以穿衣戴帽「標識」身份的做法,起到了維護統治秩序的作用,客觀上也增加了中國服飾的多樣性。說起中國的古代官服,人們不禁會想到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袍的九品芝麻官:帽翅左右翹動像兩個銅錢兒,腰間一條玉帶,腳蹬白底黑靴。其實,古代中國官員的服飾十分豐富,各朝均有不同,甚至在同一個朝代也會多次變更。
官服必有冠,漢代的文官多戴進賢冠,冠下襯有介幘(一種頭巾);武官戴武弁大冠,配平巾幘。秦漢時的男人,不分貴賤都戴幘,只不過官員的幘襯在冠下,平民無冠。魏晉南北朝時,官員戴漆紗籠冠,即在冠上用黑色絲紗編織絲籠,籠上塗漆水,使之高高立起,而裡面的冠頂還隱約可見。漢代的冠式前高後低,後逐漸改制,到了魏晉時期,改「高山」冠使之卑下,此后冠式就逐漸改為平式或前俯後仰式,到了明代已基本看不到漢代冠式的痕跡。
唐代官員和士庶都戴幞頭。幞頭初期是以一幅羅帕裹在頭上,較為低矮。後在幞頭之下另加頭巾,以桐木、絲葛、籐草、皮革等製成,猶如一個假髮髻,以保證裹出固定的幞頭外形。中唐以後,逐漸形成定型的帽子,名字仍叫幞頭。幞頭之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且微微上翹,中間好似有絲弦,因其有彈性,這一類叫做「硬腳」。直腳幞頭是宋代官員首服的獨有式樣,幞頭兩側的直腳各向左右長長地展開,至於為什麼要那麼長,有一種說法是為防止官員上朝站班時交頭接耳。明代官員的首服由唐宋幞頭演變為烏紗帽,其間的樣式並無太多差別,只是原為臨時纏裹,後定型為帽子,「烏紗帽」也成了官位的代名詞。到了清代,烏紗帽換成了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目暈」花樣的多少區分級別。
以袍為朝服始於東漢,此前的官服為上衣下裳制。唐、宋、明三代官袍的樣式變化不大,官員品級的高低一般以服色區分。據記載,女皇武則天曾賜百官繡袍,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彷。明朝在仿效唐宋官服式樣的基礎上,開始在官服前襟飾以有圖案的補子來區分文武官員的品級。補子的圖案有的是現實世界的動物,如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白鷳、鷺鷥、黃鸝、鵪鶉等,有的卻非實有之物,如練雀;武官的補子也各式各樣,有獅、虎、豹等實在之物,也有想像出的動物。不同的動物代表了不同的官階。明代官員朝服為盤領右衽袍,袖寬三尺,袍色分三種,一品至四品穿緋袍(絳紅色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與八品以下相同,而官員的常服為團領衫束帶。這些對京劇服飾中的官吏服飾有著直接的影響。
對於格外重視宮廷朝儀的清朝初期的統治者來說,能夠彰顯身份階層的朝服、官服自然相當重要。他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繁雜的衣冠制度,無論色彩、紋飾、款式均出章入典,規定嚴謹,並以圖示說明,要求後世子孫也能「永守勿愆」。朝廷甚至設立督造官服的織造局,慎選織工繡手專事官服製作,清宮服飾也格外講究織工的細緻、刺繡的華美、飾件的齊備。
馬蹄袖、馬褂是清代官服的主要元素,朝服和常服胸前繡「補子」的做法是直接取自明朝的,並依品級的高低繡制不同的飛禽走獸,以此顯示不同級別的職位和權力。官員的朝服和常服,裡三層外三層,還要佩戴各種朝珠、朝帶、玉珮、彩絛、花金圓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瑪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級限定,連絲絛都有明黃、寶藍、石青之分,服飾的等級之別到了高度細密的程度。官員的女眷服飾也精彫細琢到了鉅細無遺的程度,鑲邊有所謂「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多至「十八鑲滾」,在鑲滾之外還在下擺、大襟、裙邊和袖口綴滿各色珠翠和繡花,折襇之間再用絲線交叉串聯,連看不到的襪底、鞋底也會繡上密密的花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