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多擇吉日。如商代甲骨文中常見占卜擇吉出行的記載。商朝人用火燒龜甲或獸骨,然後根據甲骨上出現的裂紋來判斷未來的吉凶。帝王出巡、出郊遊獵、外出辦事、將軍遠征等都要進行卜問,以預測出行的吉凶。如果卜問得不到吉兆,過幾天再行卜問,再定行程日期。這種卜問吉凶之法在古代相當流行。在中國古代,幾乎每個朝代都設有卜官,觀天地之變、測陰陽之機,預卜未來。
古人認為每天都有一個星神值日,若遇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令六個吉神值日,諸事皆宜,為「黃道吉日」;如遇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陳六個凶神當道,或遇到天象異常如日食、月食、日中黑子、彗星見、變星見、隕石墜落等,這一天就是不吉日,則為「黑道凶日」,後來的陰陽家又將之與天干、地支、五行連在一起,把一年中各日分成吉與凶兩大類,編出何日宜何日忌的說法,故民間有「逢吉方行,遇凶則止」的箴言。
國外也有類似的觀念。如古希臘把黃道分成十二段,每段30度,剛好合上一週天360度,每一段都有一星座做代表,每個星座就是一宮,故叫黃道十二宮(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傷馬、摩羯、寶瓶、雙魚)。
舊俗民間出行又有楊公忌。楊公,相傳指宋代術士楊救貧,他說一年之中有15天百事禁忌之日。
相傳中原一些地方曾有民諺:「要出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他們認為,二、三、五、六、八、九、十是吉利數字;二,意味著容易;三,意味著活著;五,意味著五行諧調;六,代表財富;八,意味著致富;九,意味著長壽;十,意味著美滿。四、七則是不吉利的數字,四與死音同,意味著死字;七,象徵著不順利。
舊時漢族民間有紅煞日不能出門行旅的習俗。如南方部分地區,凡出門經商、辦事或出門行旅有忌諱:五月、四月、七月、九月忌雞場天(酉日)出行;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忌狗場天(戌日)出行;三月、六月、十月、十二月忌豬場天(亥日)出行。
舊時臺灣一些地區則忌赤狗日外出旅行,他們認為正月初四為赤狗日,這天不宜出行,否則一世赤貧。
中國中原地區,還相傳著每月中有一凶日,他們分別是以正月十三日後每增加一月,日期減去二日;如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冬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