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網路圖片)
他的一生,可說是民國史的一部分,因為他18歲就以學生軍敢死隊的身份赴武漢參加辛亥革命,成為締造中華民國的一份子,從此戎馬大半生,參與了中華民國的興衰,南征北伐,重大戰爭無不參與,他就是戰神——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廣西桂林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黨桂系中心人物,一級上將,現代傑出軍事戰略家,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
白崇禧膽識超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遠,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戰場信息,在國軍中享有「小諸葛」、「今諸葛」、「當代張良」、「近代第一龍韜虎略將軍」、「常勝將軍」等美譽,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國共名家公認,甚至侵華日軍也尊稱他為「戰神」。
北伐期間,白崇禧被蔣中正總司令親選誠邀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任前敵總指揮,從廣州一路摧枯拉朽打到山海關,被譽為「指揮能事回天地」,「完成北伐第一人」。
而在日本侵華之後,因中日兩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差極其懸殊。面對擁有強大陸海空作戰力量的日軍,如何制定出真正有效而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抗日整體戰略,對國家存亡、民族安危和抗戰全局生死攸關,至為關鍵。而白崇禧在武漢最高軍事會議上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對日本人長期抗戰」的持久戰戰略。這戰略旨在把日軍拖入中國廣大內陸的泥淖裡面,拖長日軍的補給線,從而由軍事戰發展為政治戰、經濟戰,向敵發動長期總體戰,削弱消耗敵軍優勢,最終戰勝日軍。此一戰略思想被當時軍事委員會採用,從此成為國策和抗日最高戰略方針,影響抗戰至巨。
除了提出深謀遠慮的成功戰略外,在抗日期間,白崇禧參與並指揮淞滬會戰,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武漢會戰),三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崑崙關攻堅戰,桂柳戰役。在日本人的戰史中,崑崙關戰役和桂林保衛戰是日本侵華戰爭中兩次認為中國軍隊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這兩次戰役的總指揮官都是白崇禧。
可笑的是,對於抗日這段歷史,中共除了無視國軍浴血抗戰八年的史實,謊稱國民政府不抗日外,竟還曾利用投共的李宗仁機要秘書程思遠偽造歷史,稱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戰戰略思想是因為受到毛澤東的啟發。
日本投降後,這塊土地上的戰火再度暴發,在國共內戰期間,白崇禧督戰國軍在東北四平大敗並幾乎徹底殲滅林彪共軍;在大別山將劉鄧共軍由12萬人剿為7萬人,且蕺重盡失。1949年,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刻,堅拒毛澤東50萬兵權的高價誘降,在湖南青樹坪再敗林彪共軍,最後與百萬林彪共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終於無力回天,永別大陸。
對於那時候政局的危險處境,有人投共,有人到了香港,也有的人到美國,而白崇禧的選擇是民國。如他的兒子白先勇所說的:他自己是向歷史交代,因為他的一生中,他參加過武昌起義,就等於見證了民國的誕生,等於是看到自己的一個孩子的誕生,而且他也參與了。第二,北伐時是他堅持到最後完成的,抗日戰爭的時候幾乎所有重要的戰役他都參加了,國共內戰的時候他也是戰爭到最後。所以,他整個的一生都是在為民國打仗。我想,最後他不去美國,因為死於異地不是他的選擇,他的選擇是民國。他到臺灣去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1963年1月,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在臺北松山機場的合影,父子一別,竟成永訣。(網路圖片)
來到臺灣後,1966年12月2日,73歲的白崇禧因心臟病突發逝世,醫生研判,是冠狀動脈梗塞。當日,白崇禧之子白先敬看到父親遺容,平靜安詳,大概病發突然,沒有受到太大痛苦。
然而對於白崇禧的死因,多年來,兩岸卻有各種謠傳版本,傳得沸沸揚揚。對於「蔣介石派人下毒殺害白崇禧」的說法,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認為這純屬荒謬八卦謠言。
白先勇表示,散播這個謠言的人是臺灣的一個退休中下級特務,叫谷正文,自稱是蔣介石安排的監控白崇禧的小組成員之一,他覺得知道很多有關白的事情,自稱最後是奉蔣介石的命令,在酒裡面下了毒,還叫一個女護士、女間諜去下毒謀害。但事實上那個小組根本就沒這個人,而且谷某也沒資格、沒有機會見到蔣介石。第二,當時白崇禧在臺灣呆了17年了,在軍政方面完全沒有實權,而且跟外面沒有聯繫,蔣沒理由殺他。第三,白崇禧是在美國受過羅斯福總統授勛的,就國際影響而言,蔣也不會殺他。
英雄去世,蔣中正總統第一個前往祭悼。由何應欽、孫科、陳立夫、顧祝同等200餘人組成治喪委員會,以最高軍禮和國葬規格下葬白崇禧,蔣中正親筆題詞頒發「軫念勛猷」挽額及「旌忠狀」,葬禮備極哀榮。12月9日上午在臺北市立殯儀館舉行公祭後,由四位國軍一級上將顧祝同、周至柔、余漢謀、黃鎮球,在白崇禧靈柩上覆蓋中華民國國旗,後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蔭堂墓園」。
白崇禧墓園最高處,建有「崇禧清真寺」一座,寺前矗立一座似鑭一樣的衝天柱,鑭前刻「忠肝義膽」、後書「仰不愧天」。鑭身左右有「桂林白崇禧」書兩聯:「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這是白崇禧於1947年在臺南手書鄭成功的楹聯,這也是他的心志和生平寫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