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離體感受 瀕死者多以大愛重生(圖)
誠如許多文獻中報導的,有瀕死經驗的人,常常因此而完全轉變了生命的態度和人際關係。他們也許仍然害怕臨終的痛苦,但卻不再對死亡本身產生恐懼;他們變得比較寬容和有愛心,對精神價值或智慧之道也變得比較感興趣,而且通常是對共通的精神價值,而非任何一種宗教的教條感興趣。(圖:Fotolia)
新《科學人》雜誌6月26日刊登了一項研究,發現瀕死時刻人會有一種無與倫比的祥和感覺。此外,在英國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工作了17年的護士佩妮·薩托利(Penny Sartori),今年又出了一本新書《瀕死體驗的智慧》(The Wisdom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記錄了她所親見的許多瀕死案例,她也發現許多經歷過類似體驗的人大多有愉悅的感覺,而且復活後都變得更善解人意,珍惜生活。
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y of Liège)的神經學家史蒂芬·萊斯(Steven Laureys)與其昏迷科學研究小組對190個由於心臟驟停、溺水、頭部受傷等創傷引發瀕死體驗的案例進行研究。他們利用統計分析和Greyson Scale的測量方法對不同特性的瀕死體驗進行研究,發現報告結果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會看到眼前出現亮光、感覺在穿越隧道、感覺脫離自己的身軀,並且在離開身體的那一刻有著無與倫比的祥和感覺。
Pam Williams在分娩的時候因為大出血而昏迷,之後她便經歷了瀕死體驗(NDEs),她說自己看到一個醫生在敲打她的胸膛,為她做人工呼吸並插了一根管子進入她的心臟。「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我感覺十分的愉悅,身心舒暢,彷彿慢慢地飄向陽光照耀的地方。」她說:「突然我聽到我的大女兒在喊我,我才意識到我的孩子需要我,我必須要回去。」Williams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她卻認為死後人們將會去到一個平靜、美麗、溫暖的地方。在此之前,Williams只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礦工妻子,但這次的體驗卻讓她感覺自己有義務要幫助和支持他人,所以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護士。
以上是佩妮·薩托利(Penny Sartori)在她的書中記述的一個案例。佩妮有17年的重症看護經驗,她對那些瀕死病人進行細緻的觀察與研究,並於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博士在她的書中寫道:總體來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每個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都會從精神上重新定位自己的信仰。有的人變得更相信宗教,而有的人則認為宗教已經無法支撐自己,從瀕死體驗中感悟到的事物。無論如何,大部分經歷過瀕死體驗的患者都會變得更善解人意。
Marie-Claire Hubert是一個身患腦膜炎的護士,她曾聲稱自己通過一個隧道見到了許多早已逝世的親屬。現在她表示:「我知道我們最終都會同我們愛的人相聚,這讓我努力想做個比之前更好的人,我每天都在督促自己多為他人做一些好事。」
他們中還有一些人表示通過瀕死體驗獲得了愛,讓他們決定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所以有不少人恢復健康後更努力渴望成為一名護士、醫生或在醫院當義工。
自古以來,許多知名經典都存在著瀕死體驗的記載。如《聖經》中諸多章節、柏拉圖的《理想國》,以及《西藏度亡經》等等,都提到了靈魂如何脫離肉體,與聖潔的光、靈相會的情景。
「瀕死體驗」一詞,是1975年做瀕死研究工作的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雷蒙.穆迪提出的。穆迪博士在對100例瀕死體驗的病例進行研究後,寫成了《生命之後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又譯《瀕死體驗訪談錄》)一書。此後對瀕死體驗進行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1978年,國際瀕死體驗研究聯合會成立,成為瀕死體驗研究者交流和支持的平臺。
美國1983年進行了一個大規模的調查,該調查報告顯示約有5%的成年人曾有瀕死體驗。雖然這些體驗在人類歷史一直有發生,但只有在最近30年,人們才敢於自由地討論它,並談及體驗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瀕死體驗後性格變善
調查顯示,有經歷瀕死經驗的人,75%會嘗試改變現有職業,轉行到可以幫助他人的領域。
在對唐山大地震死而復生的人調查中,天津市安定醫院精神病醫學教授馮志穎發現,很多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在事後都發生了性格改變。他們的性格大多變得比以前平和、善良。有些以前性格很暴躁的人,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被熱傳:「為何有瀕死經驗的人都會變得無私大愛?」
該微博說:「一直以來我總有個疑惑,為何我們總在一些瀕死經驗的故事中,發現到主角們在重回世間後,總是變得無私、大愛,並常常去當義工,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而這個疑問點,終於在最近看了一位名為Dannion Brinkley的先生的瀕死經驗故事後,得到了完整的解答。」
丹尼爾·佈雷克林(Dannion Brinkley)先生經歷過兩次瀕死經驗,他把自己在瀕臨死亡時看到的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在光明中得救》,這本書在1994年出版後連續5個月被紐約時報列為最暢銷書籍。
在第一次瀕死中,他經歷了「回顧一生」的人生重現經過。這讓他發現︰「人類向善的簡單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善良與愛,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
丹尼爾從小放蕩不羈,恃強凌弱,以打架和羞辱他人為樂。長大後在政府中工作,並擁有幾套住房和幾個小產業,收入頗豐,春風得意。在他25歲那一年,即1975年9月17日,一場暴風雨襲擊了美國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艾肯市,當時他正在家中給一個朋友打電話,一道閃電通過電話線擊中了他,將他重重地拋向空中。
如所有死而復生的人描述的一樣,他也重新經歷了他走過的人生歷程,最微小的細節都一覽無遺。但當他回顧人生時,他發現自己生活在對方的身體中。比如,他小的時候是學校的一霸,他經常痛毆一些無辜的同學,這時他親身體會到了受害者所感到的疼痛、驚恐、慌亂與無助。
還有,他在參加越戰時,被他殺害的北越軍官在腦袋中槍那一瞬間所感到的疑惑,以及後續因無法再與家人見面的傷心、無奈、悲哀。更驚人的是,連後來軍官家人在聞知死訊後,連續好幾年的痛苦他都感受到了。當歷史回放完時,他陷入悔恨和羞愧之中,感到無地自容。
因此當他重回人世,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盡一切力量去幫助他人。
回望人生 全程回顧
同丹尼爾·佈雷克林一樣,瀕死經歷中,很多當事人都會對其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正見》網上,報導了一則對伊利諾州大學芝加哥分校歷史系教授史蒂夫·芬尼(Steve Fanning)的訪問。1988年,他因為哮喘病發作昏迷兩個星期,親身經歷瀕死經驗。當時他在重新回顧人生的時候,在那個沒有迷的空間,同時從三個角度,感知自己所做的事,不由得被深深的震撼:
「我從三個角度同時體驗過去我的一生。我當初的感情、我的思想、我的動機,同時,我還體驗了那些與我有關的人當初的經歷,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情緒、他們的所思所想,這些使我非常震驚,體驗別人的感受使我非常震驚。」
他在那個片刻,認知到原來自己一向認為「以牙還牙」的道理,是千錯萬錯的:「如果你能感受別人的感受,一切都變了,感受到這些,使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經過這樣的體驗,史蒂夫·芬尼認為自己從前是活在自我欺騙之中:「我簡直覺得無地自容,感到一種極大的恥辱。我所看到的是我的一種自我欺騙,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找到正當的理由,真是為所欲為。」
誠如許多文獻中報導的,有瀕死經驗的人,常常因此而完全轉變了生命的態度和人際關係。他們也許仍然害怕臨終的痛苦,但卻不再對死亡本身產生恐懼;他們變得比較寬容和有愛心,對精神價值或智慧之道也變得比較感興趣,而且通常是對共通的精神價值,而非任何一種宗教的教條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