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琴臺善政 名垂千古(圖)

 2014-05-11 22: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撫琴圖
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裡,都記載著一位用音樂教化,使社會和諧的「琴師縣令」,他就是唐代魯山縣令元德秀
 
元德秀(696—754),字紫芝,祖居洛陽,是唐代詩人元結的宗兄和老師。元家世代廉潔,元德秀的父親曾任延州刺史,臨終時除了一張祖傳的古琴之外,家徒四壁、兩袖清風。
 
元德秀少年喪父,但他天性質樸敦厚,事母至孝。他被推薦參加進士考試,因不忍離開母親左右,他就背著母親進了京城。後元德秀出任魯山縣令。從此,這位精通音律的琴師,便按照「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的儒家經典理論,獨闢蹊徑,探索治理之道。
 
提起古琴,人們常會想起春秋時的俞伯牙、鐘子期。而唐朝開元年間,在魯山筑琴臺、撫琴與民同樂的縣令元德秀,把琴臺當作體諒下情與「審音理政」的窗口,全縣百姓都成了他的「知音」。
 
元德秀通過質樸若流水的音樂教化,把魯山治理得路不拾遺。由於政通人和,百姓愛戴,納糧時,不用差役下鄉催促,只要元德秀抱琴登臺彈奏一曲《慶豐收》,全縣百姓聽到琴聲,便奔相走告繳納皇糧。
 
有段日子,魯山鬧虎患,有個被關押的小偷請求打虎贖身,元德秀答應了他。有官吏勸阻元德秀:「這小偷如果趁機逃走了,您不是要受到牽累嗎?」元德秀說:「我已經答應了他,不能背棄約定。如果出了問題,我承擔罪責,不牽連別人。」第二天,小偷帶著死老虎回來了,全縣的人都為此感嘆。
 
元德秀仁德、誠信的「琴臺善政」,千百年來一直為文人墨客所歌頌。明代詩人姚裕在《琴臺》一詩中寫道:「琴臺百尺枕蒼天,今日登臨憶往年。漫想紫芝為政暇,幾多情思付絲弦。」明代成化年間,魯山教諭陳孜在《琴臺善政》一詩中寫道:「賢侯德政愛民深,百尺高臺靜撫琴。一曲清風弦上調,滿腔和氣軫中吟。伯牙昔日堪同操?單父當年不易心。高山流水非獨樂,至今追慕仰德音。」
 
大唐開元二十三年(西元735年),為慶賀邊塞大捷,唐玄宗親臨東都洛陽,這位「首創梨園」的大唐天子詔令方圓三百里內的刺史、縣令,率能歌善舞之伶人,俱赴東都五風樓前獻藝,優勝者將得重賞。四方刺史、縣令應詔而至。其中,有個誇張的河內太守用車裝著幾百個演員,打扮的都很「炫」,有的還裝扮成犀牛大象,大概想用這個方式奪個冠軍。
 
而元德秀沒有這些虛張聲勢的行頭,只是背著瑤琴,帶了幾十個音樂人士,一起演唱了一首他自己作的《於蒍於》歌,內容大約類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寸絲寸縷,衡念物力惟艱」。唐玄宗聽了感嘆道:「賢人之言哉!」(《新唐書·元德秀傳》)。他轉身對宰相說:「像河內太守那樣揮金如土,百姓難免塗炭之災啊。」於是玄宗重賞元德秀,喜歡搞」面子工程「的河內太守卻丟了官。
 
據史載,元德秀終生以七弦為妻,不曾婚娶,平日俸祿,多用來扶老存孤,賑濟窮困百姓。他在魯山當了三年縣令後,便抱琴乘車,退隱於陸渾(今嵩縣境內)山村。魯山百姓見元縣長空手而去,擁上來夾道相送,含淚話別。
 
(責任編輯:夏裔)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