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有豐富的人體審美的蘊意,例如,我國古代有一本論著《寫真古決》,描述了「三庭五眼」的標準比例關係,在人體審美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古代人物畫使用的也是「三庭五眼」的面部器官定位法,如今還廣泛運用於現代的美容外科手術設計之中。
古人根據比較穩定的表面解剖標誌,確立了面部「三庭」定位法,包括大三庭、小三庭、側三庭。
「大三庭」是將面部分為三等份:發緣點至眉間點、眉間點至鼻下點、鼻下點至頦點,如果這三部分基本相等,即為美的比例。
「小三庭」是將面下部1/3區域分為三個等份:鼻底至口裂點、口裂點至唇溝正中點、唇溝正中點至頦點,當這三部分基本相同,亦為美的比例。
「側面三庭」是以耳屏中心為圓心,耳屏中心至鼻尖的距離為半徑,向前畫半圓形弧;再以耳屏中心向發緣點、眉間點、鼻尖、頦前點畫四條線,將臉的側面劃分為基本相同的等分,形成的夾角為三個近似三角形,若夾角之差<10°為美,頦最突點恰巧落在弧線上即為美容頦。
「五眼」是指面部寬度在眼睛水平線上應具有五個眼的寬度,從左右外眥至兩眼、兩眼內眥的間距,如果這五個部位都幾近相等,即稱得上美的比例。
後人還在起源於中醫「三庭五眼」定位法的基礎上,不斷加以延伸運用,並從面部中線向左右各通過虹膜外側緣和面部外側界作垂線,將其縱向分為四個相等的部分。這一方法對於做面部器官手術定位掌握,以及術前設計都有著指導意義,所以一直被美容外科領域沿用至今。
當然,古人的面部審美,除了面部「三庭五眼」定位法外,還包含著我國傳統美學的色彩,例如「精氣」、「形神」、「意象」、「合和」、「盡善」等美學範疇。
自古誰人不愛美,中醫審美自古妙!對此,我們不得不讚嘆:我國古醫家的人體面部審美視角和情趣,不但早就發明瞭標準化的定位,而且還蘊含著時尚的元素。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