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有人預料 中國的金融危機就要來臨

發展模式不變經濟危機將至

 2014-03-29 23: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3月29日訊】首先是中國政府債務危機。二十萬億元地方債依靠地方財政能力難以清償。現在中國各地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土地財政佔了大頭,去年全國賣地收入超三萬億,與二十萬億的地方債規模相比還是差了許多。地方財政其它收入增長極慢,可地方政府的借債衝動卻難抑制,常常是舉新債還舊債。地方債規模逐年擴大就是這麼過來的。

中國房地產業也可能進入危機時代。三四線城市及更小的城鎮房地產市場已經飽和,房價開始回落。中國人口年齡結構決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的拐點即將到來。銀行抽緊房貸已是不爭事實,且銀行也抽緊了對房地產企業的信貸。中國房地產業近二十年來的興旺一直是建築在銀行信貸的基礎上的,一旦銀行抽緊了對房地產企業的信貸,八萬億元規模的房地產業既無法轉型,又無其它產業可以替代其支撐地方經濟和整個中國經濟,而銀行信貸如果維持原來規模支撐房地產業,則房地產業的風險幾乎全部落到銀行身上。

中國金融危機已隱約可見。二○一三年社會融資規模達到歷年最高水平的十七點二九萬億元。春節前中國央行大放水,表內表外融資旺盛。照理,市面資金充沛,貸款利率便會降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活躍,無論官方還是滙豐的PMI指數都會上升,可事實卻是相反。換句話說,銀行的流動性沒有流進實體經濟,主要還是在金融機構中打轉,在「錢滾錢」。「錢滾錢」最後勢必會導致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拆東牆補西牆,淪落為龐氏騙局。有人預料,今年五月開始將會開啟中國信託違約的高潮,屆時中國的金融危機就要來臨。

控制資源權利強壓金融危機

不過我認為,上述問題中國政府還是能夠控制住的。

地方債的主要債權人本來就是銀行,最容易順勢通過銀行的壞賬,通過國資的再注入,輕而易舉的稀釋化為流動性的增加,成為高通脹的誘因和結果,鉅額的地方債由全國每個人來埋單了。

現在一線城市樓價絲毫沒有降價的跡象,中國政府也沒有意願不支持大型房地產企業,否則房地產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京滬穗創造「地王」,這三個城市房地產不坍下去,中國的房地產業就不會發生大的危機。

本來中國第一個信託違約──金開一號在一月就發生了,可在政府干預下終究還是沒有發生。中國的信託違約潮是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國有銀行、國有企業來托底,通過政府信用來控制甚至來避免的。只是政府的信用將在一次次的通貨膨脹中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且相當危險。

不是中共政府治理經濟危機的本領比其他民主國家政府強,而是中共政府控制了社會中幾乎一切的資源,可以壓制住這一方面或哪一方面的問題。只要他的統治機器還有效,他就可以以犧牲百姓利益的代價把問題壓下去。

經濟活力民眾收入與GDP同降低

中國真正的經濟危機在於經濟發展模式無法改,改不了。誰都知道所謂的「中國奇蹟」的原有發展模式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一味的追求GDP,主要依靠高投入拉動經濟的後遺症很多。諸如環境空氣污染、通脹始終存在、貧富差距過大等等問題已經積累了一大堆,而且還在積累,這些問題都不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這一點,中共高層領導都很清楚。因此,中國經濟轉型,調整經濟結構,增加第三產業比重,擴大國內需求,變主要依靠投資為主要依靠國內需求,為經濟發展拉動力,是謀求中國經濟發展、謀求中共統治合法性的唯一出路。

習李上臺以來,也不能說沒有為此做過一些調控工作,但結果卻不甚理想。

根據中共自己的統計數據,二○一三年GDP百分之七點七,是十四年來最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六,增速繼續回落;中國的第三產業也有所上升,佔GDP比重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六點一。

可是放慢經濟發展速度、減少投資規模、發展第三產業,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經濟的活躍度、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這個目的卻落空了。

到二○一四年二月,無論中國官方的還是滙豐的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連續三個月下跌,清楚的說明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活躍度都很低,中國經濟不景氣十分明顯。

二○一三年中國GDP增速下降百分之零點一個百分點,中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降幅多達二點六個百分點,後者的減速是前者的二十五倍。城鎮居民中那些沒有財產性收入的家庭的收入增長情況更加糟糕。去年城鎮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是二○○○年以來最差的,農村家庭則是二○○九年以來最差的,而那些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村家庭更差。

綜觀去年一年,中國經濟並非全年都處於不景氣之中。不過每當中國經濟活躍之時,也是人民幣流動性大增、中國信貸大增進而中國投資大增之時。否則便是中國經濟不景氣。

如此一來,只能提高投資,只能追求GDP,無法改變中國固有的發展模式!

無法增加投資唯有開動印鈔機

且不說中國投資資本產生的有效生產率極低,更大的問題是增加投資的錢哪裡來?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很大,任何一個指數提高百分之一都是一筆大數字。根據去年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是百分之五十四點四,去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四十三萬六千五百二十八億元。如果要將GDP維持在百分之八,那麼投資就需提高百分之五,也就是需要二萬多億。

一方面中國「錢滾錢」的金融模式已經形成,所有社會游資都不願意投入實體經濟;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低端製造業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企業家將不會繼續投資中國,相反有大量工廠遷出中國。而美國退出QE及人民幣貶值,國際資本也逐漸流出中國,增加投資只能依靠印鈔機。

開動印鈔機的結果是加大了原來積累起來的通脹壓力(前十幾年裡超發了四十多萬億人民幣),在不間斷的通脹壓力下,民眾收入不能得到提高,經濟結構就不能得到改變,社會動盪形勢會加劇。如此惡性循環,因為中國經濟基數很大,惡性循環週期將會越來越短,搞不了兩三年,所有矛盾就會壓不住了。

從今年起的兩三年裡,中共當局的政策也只能在壓低GDP、抽緊信貸、降低百姓收入以求改變經濟結構和被迫放鬆流動性、增加投資、進一步製造通脹、稀釋百姓財富之間遊走。從今年起兩三年內,中國經濟的惡化可能引發的政治社會動盪難以想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動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