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06日訊】專業親子教養專家提醒,育兒,不只是媽媽的責任,爸爸也有份喔,再忙,也要抽空陪陪孩子!
(網路擷圖)
忙爸爸以質取勝也可以是好爸爸
根據美國威廉亚洲官网 研究發現,爸爸育兒佔有許多優勢,有時甚至比媽媽更適合培養孩子,尤其是爸爸較願意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各種新事物,例如滿足孩子站在椅子上拿東西的渴望,讓孩子感覺失去平衡後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如何避免危險的發生,這種適度冒險能使孩子懂得把握機會、勇於嘗試新的挑戰,有助於他們日後的自我人格發展。
如何善用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育兒角色?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好爸爸並不需要許多時間,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好的運用,提高陪伴的「質量」,讓孩子知道你有為他們付出「忙碌的爸爸也能做好爸爸」她並強調,要能做到身心靈全方位的陪伴,而不是只有身體陪伴在孩子身邊,心思卻不知飛到哪裡去了。
黃嘉琳以自己的家庭為例,先生與她每天忙於工作,下班回到家面對孩子「心裏經常感到罪惡,幾乎每天都在跟罪惡感打仗」兩人在調整心態後,盡量不把工作和工作情緒帶回家,並善用有限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不論閱讀或是玩遊戲,都是全心全意的陪伴,同時在心理和學習層面上給予支持與鼓勵,如此與孩子培養良好的互動關係。
「忙碌的爸爸要‘以質取勝’,來彌補時間上的不足。」黃嘉琳再次提醒,今天是多元化的時代,陪伴孩子不再是媽媽的專利,有愈來愈多男性同樣能扮演好陪伴孩子的角色,甚至許多爸爸比媽媽更懂得也更適合陪伴孩子,關鍵重點在於:只要有心,忙碌的爸爸同樣也能是一個好的傾聽者、陪伴者。
爸爸為孩子說故事增進親子互動
一個家庭中父親扮演的陪伴角色到底有多重要?社團法人貓頭鷹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秘書長李苑芳強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陪伴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長期致力於推動親子共讀的風氣,李苑芳以其多年來個案服務經驗建議,爸爸就算再忙也應該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一起看書本、為他們朗讀故事,「這些過程會烙印在孩子的心裏,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可以感受到父親是愛他、關心他的。」
李苑芳以目前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爸爸為例,由於長期在外地工作,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又是比一般父親少了許多,「來匆匆去匆匆,小心孩子對爸爸的印象只剩下匆匆一瞥的背影」,她建議,不論在大陸或是其他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不妨善用時下常見視訊軟體﹙諸如:skype、facetime等﹚的螢幕功能「說故事給孩子聽」,一來讓孩子可以透過螢幕「看到爸爸」與爸爸互動,二來也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爸爸陪伴說故事的歷程。
至於平時忙於工作的爸爸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和孩子玩什麼遊戲?李苑芳極力推薦可以「自己動手做」的遊戲最好,舉凡:拼圖、折紙、黏土、積木等,都是可以讓親子一起同樂的遊戲,對於促進孩子腦力開發和智力發展也很有幫助。此外,經常到戶外散散步,可以訓練腳力、增加體能,還能與孩子培養親密感,讓親子感情更好。
李苑芳以自己的家庭為例,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人格發展的重要性,「先生與我曾經也是很忙碌的父母,因為我們很看重與孩子的互動,在他們小時候就經常與他們說話……」現在李苑芳的孩子假日回到家來,會與他們夫妻倆一起坐在客廳裡天南地北聊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與孩子既是家人又是朋友,這來自於從小開始即與他們有說話的結果。」
李苑芳最後強調,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才能讓家庭教育在無形中發揮功效。尤其需特別注意的是,孩子會學習父母的溝通模式,千萬不能給孩子做「壞榜樣」,如果父母經常動不動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或是動輒打罵孩子,久而久之,烙印在孩子腦裡、對父母的印象就會是罵人的那副嘴臉,烙下不好的印象。
忙碌爸爸循序漸進增加與孩子相處時間
今天有愈來愈多的雙薪家庭,育兒工作不再只是由媽媽一肩扛起,許多爸爸也熱衷參與其中且樂此不疲。長期投入青少年人格養成教育,赤皮仔自學團計畫主持人鄭婉琪以其獨特見解來看親子間相處的「眉角」。
鄭婉琪認為,讓孩子有一定的生活作息是很重要的,除了能帶給孩子平í的情緒和規律的生活作息外,也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融洽。她並提醒,爸爸下班回到家如果已是孩子準備上床睡覺的時間,不要因為想著要跟孩子玩而影響他們的作息,「孩子晚睡或是睡不好容易鬧脾氣,連帶也影響大人的情緒,這樣可能造成親子間的衝突與鴻溝。」
鄭婉琪建議,忙碌的爸爸不妨從垂手可及的小事做起,例如從洗澡、說床前故事等所需時間短又能與孩子一起從事的活動做起,等到有較多時間則可以一起到戶外散散步或是打打球,都是不錯的親子活動。鄭婉琪進一步指出,讓孩子習慣與爸爸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並對於這件事有所「期待」,除了可以滿足忙碌的爸爸想要陪伴孩子的渴望外,也能增進孩子與爸爸之間的親密感,一舉兩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