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14日訊】「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阿房宮賦》描述的「天下第一宮」近期引起輿論關注。古都西安計畫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的消息令許多人擔心,拆舊建新的阿房宮是否又會成為一個燒錢的形象工程?(8月8日新華網)
在中學時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就在我們的課本中,時隔30餘年,這遣詞用字無比華美,思想深刻見骨,膾炙人口的《阿房宮賦》,如今也能背誦幾句:「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當時語文老師的釋義至今記憶猶新,他說該文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因為驕奢而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正直文人的憂國憂民和匡世濟俗的情懷。不知西安的執政者在造「新阿房宮」之前,是不是認真學習了《阿房宮賦》沒有,如果沒有,筆者建議還是先學習《阿房宮賦》,領會其精神、其實質,再花380億元再打造「新阿房宮」也不遲。
杜牧所寫《阿房宮賦》裡有關阿房宮的壯美描述,常在人們的幻想之中,如今再怎麼打造,也難以打造出人們心中的阿房宮,這就印了那句俗語:「相見不如不懷念」。羅馬角鬥場至今也是一片廢墟,但遊人如織,就是能給人以想像千年前在這裡的繁榮和輝煌。當我們走近阿房宮遺址,自然會想起《阿房宮賦》中描寫的「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盛景。記得著名作家、民俗專家馮驥才說過這樣一句話:「羅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來的,因為這是時間老人和歷史巨人的行為。如果扶起來,修補好,歷史時間隨即消失。誰敢去改動歷史?」阿房宮秦人一把火燒了,我們花巨資重造,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並被放火焚燬,我們也想花巨資重建,歷史上有多少奢侈的宮殿被消失,難道都要重建嗎?作家馮驥才還說過,一旦文化服從了經濟,以經濟為目的,就必然按照商業規律改造自己,這是對歷史文化的破壞。文化遺產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真實,在於經過幾千年遺留下的文化烙印。在我看來,看新建的阿房宮,還不如看那被火燒了阿房宮遺址更有意義,因為保護歷史文化遺址是為了留存文化記憶,但花380億元打造「新阿房宮」,就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錢堆砌的「假古董」。再說,新造的「阿房宮」實質上就是「假古董」,除了商業地產的一地雞毛,看不出對文化傳承有什麼推動作用。
相信很多遊客和我的心態是一樣,喜歡看真實的古建築,那怕是風雨飄搖、破破爛爛;那怕是淒風苦雨、斷垣殘壁;但那是真實的,是歷史的再現。假古董雖然很完美,畢竟是假的,賣不了多少錢,真古董雖有殘缺,但它有研究的價值,其價值往往不是用錢能衡量的。我到外地開會,常常對朋友驕傲地說:「你們要看真正的明清建築群,請潮州來!」一位著名作家來潮州對我說,我游了大半個中國,從來還沒看到哪個地方有如此多、如此集中的古民居,看了兩天仍不過癮,說下次還要來看。可見,看多了繁華新城、看多了「假古董」的人們,對古民居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和嚮往。
我們知道,杜牧寫《阿房宮賦》,是為了諷刺唐敬宗大興土木、奢靡誤國。如今西安卻用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如果杜牧再世,他會不會續寫《新阿房宮》來諷刺呢?我們的一些地方官員談到完善老百姓的社會保障,就哭窮,說什麼財政緊張;要建「政績工程」,就是「大手筆」,今天是幾十億新建什麼,明天是幾百億打造什麼,似乎政府的錢多得沒處花。政府要建「大手筆」,從來不差錢,一旦用在民生上,就捉襟見肘。如今「新農合」政府每月補助20元,農民住院費就能報銷到70%,如果政府補助30元,是不是住院費可以全報銷?再補助多點,是不是農民就不再「一人生重病,全家受窮」?每個農民每月增加10元,全國9億農民,也才90億元,可西安打造一個「新阿房宮」就要380億元。資料顯示,西安仍有低收入人口11.8萬,未解決溫飽的人口13.76萬。不是說以人為本嗎?為何不把這些錢花在幫老百姓脫貧致富上,解決溫飽上?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如此奢侈建造「新阿房宮」,執政者是不是忘了《阿房宮》中的警世醒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