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漲價,又被劫貧濟富了?

【看中國2013年07月27日訊】每年7月很多低收入群體都過得不夠爽,這倒不是因為天氣有多炎熱的關係,而是此時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將依據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進行調整,年年不出意外的「被平均」和「被上調」,使低收入群體戲謔稱為社保的「漲價期」。如今工薪一族對社保可謂是愛恨交錯,8%的繳費讓荷包本來就不豐厚的上班族們直呼「吃不消」,但繳了社保幾十年後有了一份保障卻又讓人心存希望。

無獨有偶,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日前發布的《<社會保險法>實施情況研究報告》透露,國內個別企業員工放棄社會來換取更多的直接收入,這主要包括農民工群體、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這些低收入群體不願降低收入參加社保,為了生活稍微寬裕一些,他們寧願主動不參保,讓單位將這部分費用轉化成為工資發給自己。 

對此社保專家指出,對大多數企業員工來說,「社保換工資」真的划不來,因為從繳費上看,企業支付大頭,員工支付小頭;從社會的作用上看,養老保險被稱為「養命錢」,醫療保險被稱為「救命錢」,而失業保險又被稱為「餬口錢」,職工若不繳納社會就意味著一切都無保障了。

但是,筆者請問一下各位,如果把社保金當作一款保險公司的產品:繳費要繳三十年,費用卻年年上漲,身故不退金,不給保額,只給喪葬費和兩個月的工資,生存金必須從退休後開始領取,中途還不能取,不能退保,不能貸款,不給合同,還準備將你的退休年齡延長到65歲!即使這樣還不夠,保險公司的專家還告訴你:雖然你繳了幾十年的保險費,但你的養老問題不能全靠我們。這樣的保險放在任何一家公司都無人肯買。而社保基金則不同了,照樣有人前仆後繼,這就是中國式的社會保險。

如今一邊是社保專家認為中低收入群體將「社保換工資」很不划算,屬於不夠理智,且眼光短淺的行為。而另一邊是除了本地戶籍普通職工無奈「自願」參加社保之外,農民工群體、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都不願意參加社保。那麼我國目前的社保存在著哪些問題呢?為啥有人要麼被「自願」繳納社保,要麼乾脆不參保,難道他們都不為自己的保障考慮嗎?

首先,目前社保體繫在異地轉移等問題上門檻很高,一旦轉保基本就等於放棄,最多只能拿回自己繳納的那部分,企業繳的「大頭」勞動者是拿不走的。在此環境下,流動性極強的農民工、工商戶群體,自然排斥參保。筆者建議,社保體系應該全國聯網,各城市不能「單兵作戰」,讓那些流動性強的農民工在甲城市打工繳納的社保,到了乙城市新的單位後能夠及時將賬戶轉入,這樣可以繼續繳納社保。只有真正維護低收入移動人口的社保利益,他們才會積極參加社會保障。

再者,儘管社保專家認為棄保的民眾不夠理智,不為自己的長遠利益打算。但是專家們是否想過,這部分人群的工作報酬往往比較低,與社保長遠的利益相比,他們對當前收入的需要更為迫切。很多人在扣除各種社保基金後,低收入群體所得工資更低。對於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低收入者來說,每個月得到的工資如果只有區區一二千元,而對高物價、高房價,何以在城市裡生存和立足?所以我們不要整天喊著到2020年國民收入翻番這種空話,而是要切實讓低收入民眾收入得以提高,社會貧富差距得以縮小,只有低收入群體不在溫飽線上掙紮了,他們也就不會對繳納社保如此牴觸和反感。

最後,民眾對社保有牴觸情緒是因為社保實行的是「雙軌制」。普通民眾需要繳納社保,而公務員則無需繳納,但其退休金卻是普通職工的3倍,公務員的退休工資由國家財政負擔,這相當於普通職工為龐大的公務員養老、醫療等買單,但享受的待遇卻遠不如公務員。清華大學經濟系主任白重恩曾無奈直言:「中國社保繳費全球最高,這對於工資遠低於公務員的普通民眾來說,就是‘劫貧濟富’」。如今社保體系因種種原因出現巨大的空洞,如果社保實行「並軌」,讓公務員也參與到社保體系來,這樣既能彰顯社會的公平、公正,更能填補社保基金的資金不足問題。

低收入群體對社保之所以有牴觸情緒,一方面社保對於移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不夠人性化,應該是農民工在哪裡打工,他的社保賬戶就劃向哪裡,而不是一旦你換個城市打工社保就要從新開始。另一方面,每年7月都是社保金上調,這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的確不是一個開心的日子,因為工資沒漲,社保金卻在不斷上調,這就意味著自己僅夠維持溫飽薪水又要下降。更讓人不滿的是,社保實行的是「雙軌制」,公務員無需繳納社會保險,這無疑是對廣大低收入群體的不公,所以取消「雙軌制」,才能彰顯社會的公平正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不執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