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26日訊】 一面是流動性格局突變,銀行間利率罕見大幅飆升並達到歷史高位,一面卻是貨幣當局和管理層意志堅定,堅持貨幣不放鬆,這是否預示著中國宏觀政策思路會有大變?
事實上,經歷了30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迎來重要的轉折點。儘管GDP尚維持在7%-8%之間,但其背後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風險重重: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債務高企、影子銀行風險飆升、產能過剩突出等問題正越來越凸顯出來,支撐經濟增長背後的代價太過沈重,中國經濟面臨著巨大考驗。
2008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和國內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計畫,並針對重點需求進行擴張:比如鼓勵住房消費,啟動政府性債務融資平臺,加大週期性行業投資等。隨著銀行信貸規模擴張以及投資加速,經濟出現了強勁反彈,但包括政府、居民、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內的不同部門債務率上升都比較快。
更令人擔憂的是,地方政府債務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2010年後,地方政府通過表外貸款、企業債券、銀行間債務融資等形式「加槓桿」的態勢再度捲土重來。大量社會資金通過信託業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工商企業等實體部門。在實體經濟下滑以及債務率飆升的背景下,天量信貸在金融體系內空轉。不斷攀升的社會融資總量以及表外融資、債券融資的大幅增長,與持續下行的經濟增速和宏觀經濟產出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釋放出來的貨幣並未進入實體經濟,而是在金融和虛擬經濟內自我循環。今年6月以來上演的「流動性危機」和「利率風暴」正是監管層倒逼金融資產負債表管理,拉開「去槓桿化」大幕的序曲,後續調控政策還會繼續出臺,金融市場餘震可能還會不斷。貨幣政策需要在短期和長期之間尋找均衡,避免「去槓桿化」過猛,給實體經濟帶來新的傷害。
「錢荒」只是中國經濟轉型之痛的開始,未來中國還必須面對「去產能化」的挑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中國一直以來「大進大出」的經濟循環被打破,在這種情況下,「週期性和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疊加使矛盾進一步凸顯。從深層次看,我國的「產能過剩」既存在市場性「過剩」,也存在體制性過剩。
與以往「產能過剩」不同的是,本輪「產能過剩」是重工業部門的普遍過剩。目前,我國製造業平均有近28%的產能閑置。中國長期以來賴以高增長的要素基礎和國際大環境正在發生趨勢性改變,這對於依賴「成本驅動」以及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的中國經濟而言,意味著被淘汰出局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這是中國經濟實現「升級版」必須要面對的重大考驗。
治理中國式產能過剩,必須標本兼治,有長期戰略。除了通過加快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之外,必須要在市場機制的倒逼下,加快企業技術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從價值鏈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需要加快結構調整來提高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
中國經濟轉型絕不會像人們想像得那麼順利,但中國經濟過去的模式又難以為繼,不轉型無路可走,無論是「錢荒」,還是企業破產出局,都可能是中國經濟轉型之痛的開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