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24日訊】前些日子自己的車子送去保養,換了一輛新款捷豹車。去朋友那裡時,被一輛小型軋道車擋了幾分鐘,當我的車子開過時,對方司機特意下來,示意我搖下車窗,向我表示道歉。然後說他也剛買了輛這樣的車,真的特別好開。
在中國人看來,一個修路開軋道車的竟然可以買這麼貴的車。這車在北美連稅帶保險全下來大約不到八萬美元的樣子,查了一下百度,同款車在中國全下來要一百三十萬左右,別說修路的工人,修路的承包商都不好說。
國外的中產階層界定是年收入在三萬至二十萬,那些又舒服又不用動腦筋的工作收入就相對低,比方說收銀員、前臺接待等等。修路的不是沒人幹嗎,那就提工資,提到有人看在錢的份上願意幹為止,因此開軋道車的人就能買得起捷豹車。儘管這樣一輛車只相當於他們一年的收入,但很少有人一次付清款。
這樣的一個勞動力市場,人們沒有必要走後門去找工作,完全用價格調節。你覺得老闆給你的工資不夠,那就換個覺得夠的,如果所有老闆都給你那麼多工資,說明你的勞動力就值那麼多錢。或者你可以用政府的創業計畫自己當老闆,給別人開工資高一點,為工人階級做點貢獻。
我們在說國外普通百姓的時候指的是他們的中產階層,這裡面不包括富豪和街頭的流浪漢。當然也不能把祖產算在裡面,顯然大部分老外都不是孤兒,要是算上他們爺爺年輕時買下的地產,把那些好地段的房子賣了,換成普通地段的,差價吃利息,他們都不用工作。
有個老外的朋友住在我們溫哥華西區,家裡破得一蹋糊塗,開一輛特破的日本車,院子裡堆的東西都長青苔了。但他們家的那塊地至少值兩百五十萬加幣,我們問他為什麼不把房子(其實就是土地)賣了改善一下生活,換個區幾十萬就是豪宅了。人家說,為什麼要賣,這樣挺好啊。這種人根本就不算中產階層,失業的時候照樣從政府那裡拿補助。
國外的中產以年收入來劃分,新移民在國外不屬於中產階層,至少開始的時候不算,低於普通百姓的原因很簡單,人家接受了12年的義務教育,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什麼都知道,對自己原有的文化很適應,還有生活的圈子,有父母親友,外來戶無論如何也不能有這麼好的條件。
讓新移民欣慰的是人人都有變成中產階層的可能,誰都不能阻擋你,一個社會你連百分之八十的群體都劃不進去,說明你的能力要差到什麼程度。不過最後的希望是你的下一代應該不會像你那麼無能,更令人鼓舞的是政府的稅收會養著這樣的人。
問問那些新移民,剛來時沒有收入,沒有工作,無論自己原本有沒有錢,但哪個不從政府那裡拿到各式各樣的補助,這是每個人的權利。所以我剛來時趕緊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要給社會繳稅,這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在中國的大城市,那些同種同族,操有同樣語言,有同樣文化背景的外來打工者,有機會成為這個城市的中產階層嗎?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打工子弟小學的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學,或者說即便考上大學也沒有那個機會,更不用說,政府肯定不會養著你。
看到一些新移民抱怨,就這樣的一個環境你還抱怨,誰讓你來的呀。移民國家的確已經非常包容外來者了,你的祖先給這個地方什麼貢獻都沒有,來了以後舉目無親的,人家沒有排擠你就不錯了,但老外對新移民的幫助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如果不是通過上學來移民的人,嚴重缺乏對西方社會的瞭解,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受過教育,或者說有知識沒文化,這裡指的是沒有西方文化。你受的中國教育只適合在中國生活,在哪裡生活就需要接受那裡的教育,這應該是一個常識,除非人家是你的殖民地。
更糟糕的是中國的教育,導致人們對西方社會的認知是扭曲的,嚴重誤導了新移民的思維,不少人對西方的自由平等想當然,那當然要吃苦頭。用中國的那一套在西方的社會里根本是吃不開的。
中國人覺得撒點小謊沒有問題,覺得自己需要自由,即便干涉了別人的自由也是情有可原的,覺得送禮行賄是正常的........等等。有些是政府的誤導,有些本來就是文化上的陋習。這你根本就不能埋怨人家反感你。
而且你會發現,人家反感的只是行為,無論你是什麼種族的人。很多第二代移民,以及臺灣香港人,人家老外非但不反感和鄙視,而且非常尊重這些人,因此說是否融入西方的社會完全在於個人。
過去我曾經寫文章分析過那種「寧願在國外當下等人,也不願在國內當上等人」的現象。所謂上下等人要看你怎麼劃分,其實在中國,你永遠做不到上等人,但在國外你很難被永遠劃成下等人,因為國外的人是平等的,有錢有權的人根本欺負不到你。
很多新移民的痛苦來源於對西方社會的不瞭解,缺乏最基本的適應能力,但大部分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所謂中產階層,這就是所謂西方的主流社會,佔百分之八十以上還不算是主流嗎?
不要以為只要移民才能達到這種狀態,中國的臺灣明明已經達到了。只要有特權存在,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某種劃分的時候成為下等人,人們的努力不是為了當什麼上等人,別永遠當下等人才是最重要的。
2010年全球主要國家中產階級比例排行榜(單位:美元)
1: 美國 82.3% 3——20萬美元
2: 德國 81.5% 3——15萬美元
3: 日本 80.4% 2.8——10萬美元
4: 英國 80.3% 3.5——12萬美元
5: 瑞典 80.2% 3.3——15萬美元
6: 法國 80.1% 3.2——10萬美元
6: 瑞士 80.1% 5——15萬美元
6: 芬蘭 80.1% 4——12萬美元
7: 丹麥 80% 3.5——10萬美元
7: 加拿大 80% 2.8——10萬美元
7: 澳大利亞 80% 3——10萬美元
7: 盧森堡 80% 4.5——12萬美元
8: 挪威 79.9% 4——10萬美元
9: 荷蘭 79.8% 3.8——12萬美元
10:義大利 79.6% 2.7——10萬美元
11:愛爾蘭 79.4% 4——14萬美元
12:奧地利 79.3% 3——8萬美元
12:紐西蘭 79.3% 2.8——12.8萬美元
12:新加坡 79.3% 3.7——13.7萬美元
13:西班牙 79.1% 2.7——8萬美元
14:比利時 78.7% 2.5——10萬美元
15:冰島 78.6% 3——10萬美元
16:希臘 77.6% 2.5——7萬美元
17:葡萄牙 77.5% 2.4——6萬美元
18:匈牙利 77.2% 2.8——9萬美元
19:臺灣 77.1% 2.6——14萬美元
20:捷克 76.5% 2.4——7萬美元
21:韓國 75.2% 2.2——8萬美元
22:以色列 72.3% 2.1——5萬美元
23:斯洛維尼亞 71.5% 2——7萬美元
24:塞普勒斯 71.3% 1.8——5萬美元
25:馬爾他 71.1% 1.5——6萬美元
26:巴哈馬 70.6% 1.4——5萬美元
27:馬來西亞 62.3% 1.2——6.7萬美元
28:俄羅斯 51.2% 0.88——2.9萬美元
29:巴西 49.6% 0.77——3.1萬美元
30:中國 30.4% 0.65——1.6萬美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