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最喜歡的四本書

 2013-05-26 02: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自小愛讀書,看過的書沒有上萬也有成千吧,但要列舉我最喜歡的四本書可真不容易。煞費一番思量後,按看到它們的時間順序排列如下:金庸的《笑傲江湖》、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和張五常的《經濟解釋》。

金庸的《笑傲江湖》

其實我想說,金庸小說對我的影響都很大,但因為《笑傲江湖》是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所以就以它為代表吧。

那還是小學六年級時的事情。有一天,在父親的房間裡看到《笑傲江湖》這本小說,是所謂的「內部參考」書籍,水墨畫的封面,古意盎然。順手翻開,裡面是繁體豎排的排版。這對於一個小學生是不小的閱讀障礙,但第一章的《滅門》就已經看得我欲罷不能。

那時我還不知道這種武俠小說在當年被大人列為「禁書」,小孩是不許看的。但那是小學畢業的時期,我還是知道看這種課外書就是看閑書,被大人認為是會影響學習的。所以我隨手一翻就對這小說入了迷之後,很自覺地就轉入「地下」。

每天六點整,父親就會起來做早餐,以前我會睡到父親做好早餐大聲叫喚才起床,但這時一聽父親離開房間就馬上一骨碌翻身下床,扑到書桌之前拿起《笑傲江湖》,然後站在窗戶旁邊,藉著熹微的晨光來看,當真可以用如飢似渴來形容。我飛快地看,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很快就能聽到父親做好了早餐在叫喚,只好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桌子上,裝出朦朧初醒的樣子去洗漱吃早餐。

因為我是在父親已經看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所以雖然我看書的速度比他快多了,但還是趕不及看完父親就把書還了。那一段時間的嗒然若喪的心情,簡直就跟失戀沒兩樣!幸好「失戀」沒多久,我發現父親又拿回一本封面一樣的《笑傲江湖》,悄悄一翻,原來是第二冊!我高興得心花怒放。更心花怒放的是,當我翻到封底一看,發現這套書竟然有五冊之多!(《笑傲江湖》本來是四十章,通常分四冊,但那個是名義為「內部參考」的盜版書,是分成五冊的。)想到這麼好看的小說有五本之多,當時那個小小的我就開心得夢裡都要笑出來。

那些日子裡,我就是這樣清晨一大早就爬起來悄悄看小說,到了學校就向最要好的朋友複述那天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著這個開心的小秘密。小學六年級畢業班,就是在這樣夢幻般的日子裡度過了。終於,再長的小說都有看完的一天,看著任盈盈心滿意足地與令狐沖與子攜手,我的心頭也湧起萬般滋味。

然而,更大的震撼是看完「後記」之後。原來,在如此曲折離奇的情節之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如此深邃的主題!這是我第一次看小說猛然醒悟到看熱鬧與看門道的不同。也因此,我一直稱金庸的小說是金庸小說,而不是武俠小說。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某天,有朋友在網上呼我,問我正在做什麼。我回答說:「正在看網上電子版的《資治通鑒》。」他大吃一驚,大概是覺得現在還有人在網上看文言文,而且是枯燥的史書而不是有趣味性的小說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我卻恰恰覺得網路這現代科技與《資治通鑒》這樣的古籍一拍即合、相得益彰。我在瀏覽器的收藏夾裡收藏了一個排版得很好、看起來很舒服的《資治通鑒》的電子版,閑暇之時就打開來,隨便點進一卷看上幾段,方便得很詩意,詩意得很方便。

喜歡《資治通鑒》,首先就是喜歡它的文字。金庸就曾盛讚它的文字「簡潔直白」,說很羨慕這種文字的境界,然後謙虛地說可惜他還做不到。魯迅說《史記》是「無韻之離騷」,這大概就給中國史書定下了一個典範。《史記》的成書時間較早,對我們這種不是文史專業的人來說,那種程度的文言文看起來有些吃力,但《資治通鑒》卻是只要在中學的語文課堂上好好學習過就能應付的,那流暢自然、富有節奏感的文筆看著看著總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想要開口朗讀起來的衝動。

其次是喜歡它的故事。其實我是把歷史當小說來看的,越看《資治通鑒》就越忍不住想讚美一句:歷史真是最偉大的作家!因為它從來不為討好讀者而生硬地編造劇情,裡面的人性是最真實最自然的。——這話其實算是廢話,因為是歷史,當然是真的,不會是假的。相對於人編的小說,史書有太多蕪雜的瑣碎記載,把主線遮蔽得有些模糊不清。然而細節有細節的精妙之處,因為雖然撰寫史書的史官難免也受到某些思維導向的影響而有意無意地隱此揚彼,但所謂「細節之中有魔鬼」,某個歷史人物的性格會在一些細節之中若隱若現。尤其當這性格其實不同於史官以濃墨重彩著力塗抹出來的印象時,是非常有趣且引人遐思的。掩卷——好吧,因為看的是網上的電子版,其實不可能有掩卷這個動作——細細思量,揣測著歷史中那個人的真實性格,就跟看推理小說時絞盡腦汁地破案一樣有同等的樂趣。而更有趣的,是答案並不會被小說的作者所固定下來。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

最喜歡的四本書已經講了一半,卻都跟我的專業經濟學沒啥關係。因為前兩本都是在我讀大學之前就看到的。不過,即使是在我讀著大學本科的時候,我依然對自己的經濟學專業沒有很大的興趣,所以當我看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時,不是因為他曾經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是因為他在「政治哲學」的領域大名鼎鼎。事實上,讀大學本科的時候,我曾經為了上政法學院的一位老師關於政治哲學的課,而逃掉了自己本專業的課。所以當時對政治哲學的痴迷,一至於斯。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寫得厚重,因此難免艱澀。幸好翻譯不錯,而我在看此書之前已經對哈耶克在相關領域的觀點有所瞭解,看下來大體上還是覺得挺好理解的。出乎意料的是看到該書的「下冊」。如果說「上冊」展現的是哈耶克作為政治哲學家的功力,「下冊」則是他拿出了他作為經濟學家的看家本領了。哈耶克在「下冊」痛斥工會是壟斷組織,大力批判社會福利制度,這都讓當時的我看得目瞪口呆。因為那些在普遍的觀念裡都是「好東西」,不要說普通人會這麼認為,就是知識精英也是這樣的認知,可哈耶克卻把它們全貼上了「反自由」的標籤!多年後,當我走上經濟學課堂的講臺,以經濟學理論來向學生分析工會是壟斷組織、社會福利制度其實害慘了它所聲稱要幫助的窮人時,台下一張張臉孔也是那種目瞪口呆的神色,一次一次地喚起我對哈耶克這本書的記憶。

真理的傳播是如此的艱難,尤其當謬誤將自己粉飾為道德的聖人之時!

張五常的《經濟解釋》

前面說了,即使到了讀大學本科的時候,雖然專業是經濟學,我卻對經濟學提不起興趣。真正讓我對經濟學喜歡上甚至是愛上的,是張五常的《經濟解釋》。

最早也是在網上追看《經濟解釋》在香港報紙上的連載。第一章就很特別,是講「科學方法論」,或者也可稱為「科學哲學」。文史哲不是我的專業,卻是我自小就喜歡的領域,波普爾的書也早在高中的時候半懂不懂、囫圇吞棗地看過了。所以看《經濟解釋》第一章的驚喜是:第一,原來經濟學可以這麼講!第二,原來波普爾的意思是那樣啊!張五常的思維清晰明瞭,而且趣味十足,這一下子讓經濟學顯示出它既嚴謹又有趣的真實面目,而不再是傳說的那種「沉悶的學科」。

再繼續看下去,看到關於「上頭成本」那一部分,我忽然發現自己身為經濟學科班出身的碩士生、已經接受了長達五六年之久的正規的經濟學教育,卻竟然一點都看不懂!我執著地看了一次又一次,奇妙地,緊跟著文中提示的邏輯思路,忽然我就懂了。這種柳暗花明而後豁然開朗的感覺,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

經濟學,不是因為有經國濟世之能而崇高,也不是因為專門談錢而銅臭低俗,而是因為它很有趣。這是為什麼我喜歡《經濟解釋》,也是為什麼我因為這本書而終於對自己的專業有了「遲來的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南方週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