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則屬於美國。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嗎?
很可能不是,因為中國欠缺四個驅使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條件。
首先,中國的製造品並沒有一個「無限的」世界市場前沿。中國真正擴展至世界市場出現在資本主義正在接近其最後邊疆,幾乎已經征服了世界所有市場的時候。
這意味著中國正在衝擊資本主義的最後邊疆。所以,在與其他已經在世界市場佔據有利位置的參與者發生衝突之前,中國幾乎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那麼,中國國內的市場前沿呢?
如果一個國家國內市場的體量是以其人口規模來衡量的話,中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勞動力)和產品(消費者)市場。然而,單憑龐大的人口數量還不足以推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自身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在14世紀伊始,19世紀中葉和上世紀50年代,中國都擁有過龐大的人口,但它錯失了所有這三次機會,未能成為世界經濟領袖。
但如今的情勢不是不一樣了嗎?
當然不一樣,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即為明證——強勁的經濟增速已經推動中國在創記錄的時間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麻煩在於,低人均收入、持續的收入不平等、低人口密度、高文盲率和分散的行政管理結構,使得中國國內市場分散成為許多獨立的地方市場,而不是一個一體化市場。
缺少的第二個條件是一種本土資源——企業家精神。中國尚未培育和滋養出這種精神。
公平地說,企業家精神在中國農村地區非常興旺,許多農民正在變為企業家,其工資由市場力量決定。此外,企業家精神也興盛於東南沿海地區。在這一地區,許多人通過出口低成本的中國造產品聚集了大量財富。類似熊貓電子、華為科技、海爾集團、小天鵝和聯想集團這類公司正在研發新產品,它們有望成為下一個思科、IBM和蘋果公司。
對中國來說,不幸的是,這些公司只能算是鳳毛麟角,而不是一種普遍存在。在今天的中國經濟,企業家精神的實質在於生產、營銷和銷售在其他國家發明和創新的標準產品。
這就是中國為什麼還沒有研發出像iPhone和iPad這類重磅產品,並在全球經濟中創造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原因所在。
第三個條件是市場和政府的恰當搭配。正確的組合能夠將每一種體系部署在其擅長的經濟領域,而不是其失敗的領域,而後者正是中國目前的狀況。在經濟的「公共」領域,也就是市場無法發揮作用,或者作用不充分的領域(比如環境保護、職業安全、巡視街道和公路,以及保護公民免受金融欺詐),中國政府的工作卻常常不到位。
與此同時,在生產鋼鐵、鋁和洗衣粉等多樣化產品的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中,政府幾乎無處不在,充當起了業主、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角色。政府也出現在一些「私有化」企業之中,擁有大量足以控制其管理的股份。在銀行業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政府的身影,中國政府控制著幾乎所有大銀行,通過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場力量來分配信貸資源。
最後,中國需要一種全新的商業思維方式,把消費者而不是政府官僚置於所有經濟活動的中心;讓企業家作出如何部署經濟資源的選擇;並且讓職業經理人實施這些選擇。
總結:巨大的人口數量,龐大的勞動大軍和一定數量的市場,或許是引領全球經濟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充分條件是一個開放市場前沿、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市場和政府的恰當搭配,以及一種全新的商業思維——中國目前似乎並不具備所有這些條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