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後鐵道部」時代的多元利益博弈

 2013-03-13 02: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根據10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我國將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國務院將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

政企分開後的鐵道部,實際上不是消失,而是「分體」,「政」的部分行政級別只是降了半級,「企」的部分按照慣例也有副部級以上的身份。而且,中國鐵路總公司下邊依然有「腿」--18個路局(集團),這些路局下一步將面臨著企業化改制,按照市場化的目標經營。按照媒體透露出來的改革方案,18個路局將被整合成六到七個鐵路分公司。這將又是一輪艱難而複雜的利益博弈,不僅僅牽涉到鐵路條線上的連橫合縱,也攸關地方利益的深度平衡。

鐵道部沒了,利益博弈將更加複雜更激烈。

企業化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依然是「鐵老大」。且沒有了行政上的公共約束,其市場化更充分更無拘束,壟斷性也許更強。想想市場化的其他壟斷央企,無論「兩桶油」還是電力電信,其社會公信力又當如何?企業化的「鐵老大」加入市場壟斷的大合唱,對公眾而言是和諧的樂音還是聒噪的雜音,仍待時日檢驗。公眾對於鐵路部門的詬病,其實並非鐵路政企不分等體制機制方面的宏觀命題,而是買票難、票價高、車次少、服務質量差等微觀的民生問題。

市場化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能解決這些公眾關切嗎?如果不能,在其誕生之初就將面臨著比其他壟斷央企更多的民意怨望,其市場化進程每進一步,就伴隨著更多的負擔和窘迫。

鐵道部雖然政企分家,人們還有一個最大的疑惑:鐵路欠下的巨額債務怎麼辦?據統計,截至2012年三季度,鐵道部已經負債超過2 .6萬億元。

這筆債應該算到市場化的鐵路總公司頭上,這就存在著兩層悖謬:鐵路公司要還這筆賬,提高客貨運輸價格是必然的,這將激起更大的民意反彈;還有輿論聲稱國家埋單以讓鐵路總公司輕裝前進,更具市場競爭力。果如此,這筆海量債務將由納稅人承擔,而這更要求鐵路總公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僅僅是企業盈利。「人民鐵路為人民」更不能成為一個空洞的口號。市場化的鐵路總公司和納稅人難以糾葛的利益博弈,將在今後的時間裏如影隨影。這2.6萬億債務,不管是實際償還還是國家埋單,都將是鐵路總公司擺脫不了的負擔。

舊債償與不償是問題,新的鐵路融資博弈也不容忽視。雖然2005年、2010年和2012年國家先後出臺民資進入鐵路領域的文件,但民資一直未能衝破鐵路融資的「玻璃房」---除了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政企分開之後,市場化的鐵路總公司不能再對民營資本麻木不仁,如何打破鐵路投資的鐵幕,讓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是鐵路總公司面臨的迫切難題。這場資本的博弈大幕已經悄然拉開大幕,並考驗著鐵路總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

鐵路總公司內部的利益博弈與平衡也將展開,18個路局如何整合成市場化的分公司,如何實施地緣上的布局,都考驗著鐵路總公司的智慧。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已建和在建的鐵路如何在新的市場體制下完工,尤其是新建鐵路的規劃如何展開,將從原來的三方博弈格局演化為「四方演義」---從地方政府、鐵道部和發改委變成地方政府、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局和鐵路總公司。利益格局更複雜,多邊博弈更激烈,政企如何打造新型的多贏關係,仍需改革破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