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萬科集團已經決定將進軍美國樓市。2月19日,有美國頭號房企之稱的鐵獅門房地產公司宣布,已與萬科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美國舊金山高層豪華住宅公寓項目。
據瞭解,萬科參與的這個項目總投資為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雖然項目交易數額不大,但其潛在的意義更大,因為這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向美國樓市進軍作出的首批舉措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萬科今年1月宣布計畫,擬將一部分上市股票從中國內地轉至香港交易所。除了藉此得到較高的估值外,此舉還將使萬科更易於為海外收購進行融資。如此看來,市值接近1300億元人民幣的萬科已做好今後將更多資本投向國外的準備。
不過,在萬科進軍美國之前,一些中國民營開發商已開始行動:
2012年下半年,鑫苑置業在靠近紐約金融街的熱門住宅地段,取得了美國房地產公司因融資困難陷入絕境而放棄的、能夠居住200多戶的高檔共管式公寓的建設用地;碧桂園已經在馬來西亞啟動住宅和商業房地產的開發;綠地集團已經開始在韓國濟州島開發以醫療設施完善為賣點的度假區……
這裡我們不需要一一例舉。但當我們看到部分民營開發商將大量資本「外逃」,當民營企業家開始覺得把資金向國外轉移是更好的選擇時,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特別是在國內外經濟如此糟糕的背景下。
那麼,這些民營開發商圖的什麼?我們只能理解為他們是在準備退路,他們對於把自己的未來與中國的未來捆綁在一起沒有信心,有不安全感。所以他們寧願將資本轉移到國外,並宣誓效忠投資所在國,然後接受當地政府的保護。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民營開發商將攜帶資本以投資或收購的形式「外逃」,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但透過現象看本質。當前,國內資本外流嚴重,民營企業家移民海外的熱潮還在持續,在政府決策層對房地產市調控愈加嚴厲,其投資價值越來越低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更容易發生。
當然,資本外流的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問不是政策問題,也不是資金、技術和產品問題,而是權利經濟下腐敗因素導致的市場不公平問題。
國有房地產開發商靠權獲利,民營開發商買權求利,更多中小開發商四處攀權,或生或死。民營企業家一旦獲得大額利潤,在謀求企業更大發展的同時,也在考慮資本的安全與保值問題。此時,像萬科這樣帶著資金到國外投資就會作為一種選擇。不是國內的民營開發商想離開中國,而是自身在尋找更加安全的保險箱。
這可以理解為,民營開發商賺錢的最佳地點還是在中國,但他們則是為了將賺到的錢放在一個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換句話說,外流資金尋求的不是最高額的回報(這種回報目前仍要在國內尋找),而是避風港。資金外流反映了民營企業家的不安全感。他們的有些資金是合法的,有些則是非法是。
中國曾經吸引世界資金湧入,成為全球資本投入的熱點國家,但現在卻眼睜睜地看著資金流出,許多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向國外轉移資金。美國《華爾街日報》2012年10月的一篇報導稱,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12個月間,約2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75億元)的資金流出中國,這相當於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左右。
這是否是一年間中國資金外逃的全部,目前沒有一家權威機構能提供相關數據。但一些觀察人士估計,中國外流資金遠遠不只是這些數目,甚至達到3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900億元)。
因此,我們毫不誇張地說,萬科此次進軍美國只不過是中國民營開發商「外逃」的前奏,相信另一批開發商將步他們後塵,緊隨其後。由於政府決策層一直在抑制房價上漲的調控政策,因此對樓市的挫傷很大。而為了尋找投資機會,中國富裕階層的資金正在流向全球,萬科等民營開發商的舉措也是為了瞄準這些資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