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由於皇室對西藏及藏傳佛教的重視,許多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器物開始進入宮廷,多穆壺即是一例。多穆壺形制較為奇特,一般為明快亮麗的色彩加上奇趣盎然的異域風情,多使人眼前一亮,驚艷絕倫。據許志衡《飲流齋說瓷·說雜具》有載:有一種壺形甚特別,略如直截之竹筒,惟於上半截旁出一嘴,嘴作龍形。其蓋在頂處、頂略同僧帽形……惟每截均繪花,乃素三彩螭龍,海馬之屬,名曰多穆壺,蓋內府以之盛牛乳者,其形制有明顯的滿蒙風格。
不久前,我見到一件明代五彩僧帽竹節鴛鴦金魚紋多穆壺,器身碩大,胎體重厚,紋飾布局巧妙。竹節景致繪畫精細,耗費的材質和繁複工序之多十分稀有,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多穆壺是蒙藏民族人民的生活用具,可體現其民俗風情與審美趣味。從此壺造型來看,十分精緻,形制挺拔,做工細緻,色彩絢麗,使人一見之下即把玩不止,愛不釋手。
多穆壺雖為滿蒙地區常見之物,但在中原地區使用也並不稀奇。因為明清以來多民族文化碰撞與文化交融使宗教與文化的交流更加頻繁。而統治階級為了自身需要,更加大了對滿蒙地區的文化傳播和宗教招撫,所以到今日,明清以來流傳的多穆壺仍然被收藏界追捧和熱愛。「多穆」本為藏語,是蒙古族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用具,原意為盛酥油的桶,也有用作盛奶及酒。藏語稱為董莫或多穆。口沿加僧帽狀邊,又添把和嘴,遂成為壺。多穆壺為藏人拌、盛酥油茶的器皿,酥油茶藏語稱恰穌瑪,是將由茶磚熬成的濃茶中,倒入少量的酥油和鹽,有的還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等作料,攪拌至水和酥油交融而成,是藏族同胞生活的必需品。最早的多穆壺是以木或其他物料製成,需用皮帶或金屬帶箍起來,然後用金屬釘固牢,後來演變為華美燦爛的法器。
明代瓷質多穆壺已經較為大量地出現,雖然沒有傳統執壺的生產製作廣泛,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明代所有的釉彩品種。上面筆者提到的五彩僧帽竹節鴛鴦金魚紋多穆壺即為五彩代表的一種。該多穆壺器形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側有花冠形裝飾,柄兩端各有捲曲花飾,圓式壺流,矮足,壺體上仿竹節式裝飾。到了清代,多穆壺開始了大量製作。這是因為大量的冊封和法事需要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擺設配合,造辦處因此生產了許多這類器物,同時也供清帝賜高僧之用,故多穆壺更是流行,各種材質均有製作,有金屬也有瓷質,且以金屬器為多,主要為各種金屬胎琺琅器,存世常有所見,但與明代不同的是瓷質多穆壺比較罕見。
一件蘊涵民俗風情的多穆壺,不單單是中華瓷器史上的輝煌,同樣記載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包容性,那優美流暢的輪廓線,朝著更具詩情畫意的審美高度延伸,那飽滿含蓄的精氣神,也在從容詮釋中國的哲學與生活智慧。五彩多穆壺必將伴隨華夏文化驚艷後世。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