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二元制:那邊棚戶連片,這邊霓虹閃爍(圖)


北京的一處上訪村

還有一個月就要接替溫家寶總理一職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來到西北大城市包頭,「深入考察」當地棚戶區居民生活。政治局常委李克強說,不能讓城市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2月5日報導,李克強視察的這片棚戶區,是「國內規模罕見的集中連片棚戶區。」

*棚戶區,貧民區?*

人民網的報導,沒有說明這片棚戶區的居民,到底是城市戶口多還是鄉下民工多。一般來說,在中國大中城市,當地居民或市民,多已脫離這種棚戶區而住進高樓大廈。住棚戶區的,多是外地來此地打工的農民工,他們沒有戶口,沒有單位分房或面對日益飛漲的房價囊中羞澀缺乏足夠資金買房,於是紛紛在城郊接合地或偏遠郊區棚戶區覓得暫棲身之處。棚戶區條件到底如何?

就拿李克強視察的包頭棚戶區為例,人民網說,這裡的「巷道地面積著水,兩側牆面壘著灰暗的磚塊,而不遠處的早廁透著難聞的味道。如果兩人在巷道相遇,那必須要側著身子才能通過。」

李克強關心這裡的居民如何上廁所,「因為在之前一次調研中,有個棚戶區900多人共用一個早廁,每天早晨廁所門口都會排起長隊。」這裡居民人均面積不到15平米,幾代同堂並不鮮見。

李克強說,中國城鎮仍有上億人住在棚戶區等危舊房中,「棚戶區改造任務複雜而艱鉅」。

中共建政以來,一直實行城鄉「二元制」,把國民分為兩等:城市人和農村人。兩者之間,城市人可以變成農村人,而後者不能輕易轉為城市戶口。從各種意義上說,農村戶口是「二等公民」。中國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當局首次允許農民工進城打工。這樣,就有大批農村戶口的農民進入城市,成為在城市生活的「非戶口」市民。這就是今天在各城市或城鎮出現的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大軍,他們的數量在兩億到三億之間。

*農民工城鎮居住「大不易」*

城市房價過高,農民工收入低,買不起房。有報告指出,2011年也只有0.7%農民工自行購屋,有四成農民工需自費住宿。在僱主不提供任何住宿補助下,農民工平均每月每人須花335元人民幣、佔所得16%,用於住房費用,讓農民工負擔沈重。

*城中城VS棚戶區*

因手頭拮据,農民工大多選擇居住在髒亂危險的城中村和棚戶區,這裡原本是郊區或城鄉結合部,但因城鎮化城市擴張而被附近崛起的高樓大廈包圍而相形見絀,但因城市擴張而被包覆在大樓林立的城市中。城中村的樓房大多是違章建築,「握手樓」、「接吻樓」到處林立,矮小、狹窄的房子造成救災不易、居住安全堪憂,房子內無衛生設備、環境髒亂。李克強在包頭視察的棚戶區,就屬於這樣的「居民區」。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劃管理系教授葉裕民撰文說,在新興城市發展之前,城市近郊農民集體擁有不少菜地,城市大發展後,這些郊區農民在自家宅基地或部分集體用地建起很多長期或臨時住宅,租給外地農民工或流動人口收取租金,增加收入,於是這些地方就成了外地農民工聚居之處。

城中村和棚戶區被認為是城市「病灶」,多是「三不管」地區。中國公安當局經常倍感頭疼:那裡居民大多是外來人口,職業和背景複雜,很容易成為「黃賭毒」的溫床,給當地治安造成隱患。

此外,近幾年城市房租過高,城市快速擴大,導致農民工居住地點離城市越來越遠,加重通勤成本,有的則是乾脆住在工地搭建的工棚。但工棚設備簡陋、建材又以木材為主,容易發生火災,火勢也易蔓延,難以救援。工棚發生火災,燒燬了農民工財產,甚至造成農民工喪生,農民工居住安全令人擔憂。

*李克強:群眾「有居」但「憂居」*

人民網2月5日報導,李克強說:「群眾是‘有居’但‘憂居’,燒飯、點煤、如廁都很憂心。」李克強還說:「我們要解決住房這個天大的事,把老百姓的‘憂居’變成‘宜居’」。李克強還警告當地官員,不得挪用和侵佔棚戶區改造資金。「我們不能讓城市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那邊霓虹閃爍,那邊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不具備。」

李克強曾在遼寧當省委書記,五年前中共召開17大,李克強急調中央,直接從中央委員成為政治局常委。人民網說,李克強主政遼寧時,就曾「大力」改造老工業基地的棚戶區。出任副總理之後,他在全國改造棚戶區,「讓1千萬戶、近5千萬民眾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結構」?*

李克強視察包頭棚戶區之後說,棚戶區改造是破解城市二元結構的關鍵。如何走出一條新型城市化路子,「是擺在我們面前一條繞不過去的坎,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這個坎,繞不過去。被坎擋住不再前行,也不行。跨過?不易。

顯然,城市二元結構,要想破解,繞來繞去,繞不過戶口問題。戶口是綱,綱舉目張。

(原標題:中國城鎮化系列報導二: 高樓大廈和棚戶區交相呼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