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罵儒家,卻不求甚解,甚至歪曲了儒家思想的本義,以自己錯誤的理解來栽贓儒家,然後痛罵。下面我列舉幾個最容易被歪曲的說法,略作澄清。
<君君臣臣>
1、「君君臣臣」這句話,常常被人拿來證明儒傢俱有絕對效忠思想,甚至被演繹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其實,「君君臣臣」表達的是一種對等的義務關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首先要像個君的樣子,臣才有效忠的義務;君若不君,則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義務。孔子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種「從道不從君」的儒家思想,跟西人的「國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觀念,同樣具有憲政品質。
2、按照孟子的君臣思想,他認為,對於異姓之卿來說,「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而對於貴戚之卿,「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意思是說,如果君不君,則臣可批評,如果君不聽,則異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關係,貴戚之卿更是可廢掉君主,另立新君。甚至,儒家還主張,若君主無道,臣民可以起而革命。
3、用孟子的話來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革命就是「誅一夫」。漢初轅固生與黃生的爭論,也體現了孟子「誅一夫」的思想。黃生認為君臣各有名位,上下有別,君主有過,臣下當正言匡過,而不是搞什麼湯武革命。轅固生直接否定他:湯武革命乃順應天道,合乎正義。這裡隱含著一個憲政命題,即在儒家看來,臣民天然地具有反抗暴政的正當權利。
4、總結一句:有這樣一種契約性的關係,由雙方締約訂立,以此確定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並依據禮法,雙方的權利—義務是相互的,一方如果不履行他的義務,另一方都有權利解除雙方締結的契約。這種契約關係下的兩個人,當然可以說是自由的。——沒錯,我說的便是西周封建制下的君臣關係。封建時代的君臣是契約性的,也是自由的。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1、許多人都說儒家主張「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以此來抨擊儒家是專制的幫凶、皇帝的奴才。然而,「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之說,未見之任何儒學典籍,也沒有一位知名的儒家說過這種話。倒是在明清通俗小說與戲曲作品中,可以找到不少類似的說法,比如《西遊記》第七十八回,豬八戒說,「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豬八戒當然不是儒家。
2、只要瞭解先秦儒家對君臣關係的論述,當知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可能是儒家的觀點,因為它與儒家贊同的「君君臣臣」之道嚴重相悖。考慮到這類說法流行於明清時期的通俗文學,而明清恰恰又是秦後最專制的時代,可以想見這應該是專制體制下市井小民的觀念,這種觀念的來源不是儒家正宗,而是揉合了法家「為人臣不忠,當死」(韓非語)主張、俗儒愚忠思想的政治宣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被許多人引述來形容「家天下」的專製程度,甚至被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國家、國家即朕」相提並論。這當然是天大的誤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先秦民謠《北山》中的一句,整首詩說的並不是「家天下」之意,而是在表達臣民對於國王分配徭役之不公的牢騷。
2、即使抽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句來看,它所描述的也是井田制下的土地「保有權」狀態,並不是說天下土地歸王私有。而自戰國以降、封建制解體以來,除了嚴格實行均田制的短暫時代,中國的土地制一直就是私有制,更談不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民間的土地流動,有一套自成體系、地方性的習慣法在行使規範,國家一般不加干預。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1、「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一語,被今人歪曲地解釋為「貴族擁有特權不受刑,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之意。甚至魯迅也認為,「孔夫子曾經計畫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這就是‘禮不下庶人’。」魯迅真的不知道「禮不下庶人」的準確含義麼?
2、其實這句話的涵義已記錄在《孔子家語》中。孔子的弟子冉有曾經向老師請教:「先王製法,使刑不上於大夫,禮不下於庶人,然則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於禮乎?」孔子解釋說,不是的。大夫犯下罪行,也要受刑罰,只不過應當照顧貴族的尊嚴,令他們「自請罪」,若所犯罪大,則叫其「跪而自裁」;而所謂「禮不下庶人」,乃是說庶民勞碌辛苦,不應責之以備禮。
3、按照周禮,貴族如被指控犯了「五刑之域」的大罪,「則白冠厘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這是一個儀式感很強的治罪場景:「白冠厘纓」是罪人所戴的帽子,象徵有罪;盤水,即盤中盛水,象徵公平;加劍,象徵禮法制裁。而制裁通常就是自殺。——像不像日本武士道?既為貴族,當視榮譽重於生命。我們可以發現,「刑不上大夫」強調的是貴族對尊嚴與榮譽的自覺;而「禮不下庶人」則表達了對庶民的寬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被認為有愚民之意。學界還為如何斷句爭論不休,為孔子辯解的人主張這麼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孔子本意並沒有愚民,反而有教民之義。我原來也這樣想,後來看了微博上師友之論,又看了臺灣學者周德偉先生對儒學與哈耶克思想的參研,改變了看法。
2、我現在傾向於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符合孔子本意。不能認為孔子有愚民思想,恰恰相反,這反映了保守主義的精義:對於傳統(禮俗),人們不需要去知道為什麼(知之),只需要遵循它(由之)。孟子說過一句話,正好非常適合拿來做註腳:「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人不可能洞悉傳統的全部奧義,即使聰慧如孔子,對傳統的態度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中有一句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許多人寫評論文章都引用它。但有些人讀書不求甚解,頭腦中有啟蒙主義教育的銘印,以為傳統除了專制,還是專制,一看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四字,就以為這是鉗制言論的意思,「可見封建統治者對老百姓的自由言論是恐懼的,像防止洪水一樣堤防著」云云。大謬!來看看完整的引文:「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表達的恰恰是「言論要自由」之意。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儒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