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覽
香港居民司馬文在放棄了荷蘭國籍之後最近加入了中國國籍。加入中國籍使這位香港城市規劃師有資格參選這個星期舉行的全國人大港區人大代表選舉。全國人大是中國最高立法機構。美國之音駐香港特約記者布羅德海德訪問了司馬文,請這位受到西方自由與民主傳統洗禮的政治家談談他為何要競選人大代表。
記者:你依據什麼資格參選人大代表?
答:我是香港薄扶林選區一名區議員。我1984年就來到香港,一直在這裡做事。我2003年設立了一個非政府組織,「創建香港」。2006年我開始從政,成為公民黨一名創黨成員,2010年我當選區議員。
記者:人們把中國全國人大看作是一個橡皮圖章。你能解釋一下這個機構的角色嗎?
答:全國人大是中國的議會。人大對各項法案進行審議和立法。全國人大大約每年3月開兩個星期的會。
記者: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
答:在香港,政治圈子通常被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親北京的建制派,另一個是泛民主派。
我肯定屬於民主派陣營,期望在中國和香港推動政治民主發展。
記者:請你談談加入中國籍的決定。你來自荷蘭這個一個自由國家,人們一定會想……
答:你放棄荷蘭國籍一定是瘋了?對吧。其實不是。我在香港住了很久,2000年以來香港就是我的家。我當時很明確地作了一個決定,這裡就是我永遠的家,我不會搬回荷蘭。當我從政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就會問:「你會歸化為當地人嗎?你會做一個中國公民嗎?」今年早些時候我作出了加入中國國籍的決定。當時我有機會參選立法會議員。那是個好時機。
記者:加入中國國籍是為了實際需要還是衷心希望做中國公民?那是個公平的決定嗎?
答:是這樣。我的孩子們都是中國人,這是我選擇的國家。我選擇參與治理這個國家,因為我已經決定會在這裡渡過自己的餘生。由於我希望最少還能再活30年,我相信我能貢獻自己的力量,把這個國家建設成一個生活的好地方。
記者:人大選舉是怎樣進行的?
答: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明年3月將在北京召開。全國各地不同級別將舉行人大選舉,選舉或者指定他們的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大約有3000名代表,其中香港選出36名人大代表,目前有52名候選人參選。港區人大代表將由一個1600人組成的小圈子選出,時間定在12月19號。
記者:這個小圈子親北京的立場敗堅定。你覺得自己當選的機會有多大?假如你覺得機會不大,那為什麼要參選呢?
答:我勝選的機會很小,因為選舉委員會大多數成員屬於親北京的建制派,他們不會支持一個民主派人士。我參選是為了揚起推動中國民主發展的大旗。我堅信,中國如果要將快速發展持久下去,它必須信心百倍地讓人們自由和誠懇地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發表意見。這是我為參選人大代表而宣讀的競選百領的一部分。我在自己的網站上和過去幾個星期的發言中都闡明瞭這一點,尤其針對了那些堅定親北京的建制派團體。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揚旗吶喊的好時機。
記者:你的主要競選政綱是什麼?
答:我的競選主題是為民主發聲,為可持續發展發聲。這兩個問題很關鍵。中國已經是一個領頭國家了,問題是,中國怎樣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我認為中國必須思考下一步。下一步其實就是民主與人權。這些問題一定要提出來。中國必須有足夠的信心邁向下一步。
記者:民眾對你的競選努力反應如何?
答:很令我鼓舞。人們清楚這是一個小圈子選舉。他們知道我當選的機會很小,但是感謝我參選,挑戰常規,將燈光照向這次選舉,使選舉更公開,並且在社區裡引發更多的興趣。
記者:你是否知道北京的人怎樣看你參選?
答:不知道。你真的不知道北京怎樣看這件事。當然香港中聯辦應該有一個他們喜歡的36個候選人名單。也就是說,52名候選人當中有36人是北京看好的人大代表。據說,我不在這個名單上。可是,這不意味著我參選就不是一個正面的發展。
記者:前人大代表王國興等人說過,港區人大代表影響中國國家政治的能力不大。你怎麼看?
答:這就關係到全國人大如何作出決定。做主要決定的其實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當全國人大3000名代表3月份開會的時候,他們只不過是對決定作一些微調,因為主要的決定事先就做好了。然而,這畢竟是一個程序。中國在向前邁進的時候將發展出自己的政治程序和機構。中國會更加開放,人大的作用會加強。中國目前就跟共產黨相比,人大是否應有更大權力的問題展開辯論,這是一場持續的辯論,中國在飛速發展,它需要變革,它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這是一個動態情況。
記者:你是競選人大代表的第一個歐洲裔中國人嗎?
答:中國公民中有百分之八來自不同的少數民族,中國有56個少數民族。在我看來,我目前是競選人大代表的唯一的歐洲裔中國人。但是我不是百分之百地確定以前的11屆人大就沒有歐裔中國人,我沒有做過研究,不能確定我就是第一個,我可能是。澳門1999年歸還中國,也可能有葡萄牙血統的澳門人當過人大代表。
記者:你如何形容你的身份?
答:我是香港的一個移民,不是唯一的移民。像香港的大多數人一樣,我是個移民,是個白種人。我在香港定居,成為中國公民,對香港和中國非常有信心,雖然香港和中國有很多挑戰。我希望做出貢獻,我也很喜歡住在這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