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皇帝選陵怎樣看風水?(上)(組圖)

 2012-12-09 15: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因此,古代帝王在選擇墓葬位置的時候都非常重視「風水」。而「風水學說」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的「環境 觀」,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先民對於自然的探索和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玄妙界定。通觀歷代帝王陵寑,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們確實都佔據著華夏大地的一 處處「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吉壤」。而這些「吉壤」的選擇,也無不表現了我們的祖先對於中華民族血脈永繼、繁榮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 願。由於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念和喪葬習俗,古代帝王的大墓裡往往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


關中唐帝十八陵分布圖

選址原則一:注重整體

風水一詞最早出自《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作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他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的《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這其實就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於系統論的樸素應用。

照古人的觀念,陰宅選址的地形地勢、方位和安全,將長久地影響後代子孫的命運。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特別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髮,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唐代的陵墓建設是繼秦漢以後的又一次高潮。包括武則天在內的唐21帝,除武氏與高宗合葬,末代的兩位皇帝葬在河南、山東外,其餘都在陝西渭水北岸,號稱「關中十八陵」。各陵以層巒起伏的北山為背景,南面橫亙廣闊的關中平原,與終南、太白諸山遙遙相對。渭水遠橫於前,涇水縈繞其間,近則淺溝深壑,前望一帶平川,黍苗離離,廣原寂寂,更襯出陵山主峰的高顯。唐陵繼承了漢陵四向開門的傳統並加以發展,形成象徵帝王居所的宏偉構圖: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圍牆,稱為內城,四面正中為門,設門樓,四角設角樓;南門朱雀門內建獻殿,舉行大祭典禮;朱雀門外是長達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對土闕開始,闕後為門,由此向北離朱雀門約數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對土闕及第二道門,再由此門通向朱雀門前的第三對土闕。在第一、二重門之間的廣大範圍內分布著眾多的陪葬墓,其中尤以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達167座。整個陵區範圍十分宏大。此外還以許多氣勢雄壯的石人石馬來陪襯渲染帝陵的尊嚴和崇高的氣氛,使得無論什麼人來到此地都不由自主地產生敬仰尊崇之意。

選址原則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壯卦》說:「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這其實就是我們古代先民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這也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土質差別也很大,各地的建築形式亦不相同。我國西北乾旱少雨,黃河中游有大片具有壁立不倒特性的黃土層,易於挖掘,並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黃土斷崖處挖掘橫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窯洞民居,廣泛分布在甘肅、陝西、山西、河南等省。而西南由於潮濕多雨,蟲獸很多,那裡的人們就在欄式竹樓上居住。《舊唐書·南蠻傳》就有關於竹樓的記載:「山有毒草,虱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這種竹樓樓上住人,樓下空著或養家畜。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特別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此外,草原的牧民以蒙古包為住宅,採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雲貴山區的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夯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的結果。

明代帝陵就是在陰宅風水術的指導下卜選的。明永樂年間,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風水師廖均卿在昌平境內尋找。後來他在這一地區找到一片「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經朱棣親自踏勘確認後封為「天壽山」,並於1409年開始在此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長陵。

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敞開,山間泉溪匯於陵前河道後,向東南奔瀉而去。陵前6千米處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西為「虎山」。用風水理論來衡量,天壽山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後主峰聳峙,左右「護砂(山)」環抱,向南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無疑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壤。從十三陵的選址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萬曆年間繪製的《襄陽古城圖》

選址原則三:依山傍水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蘊涵著智慧的生活經驗,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點就是很重要的一條。當今考古所發現的原始部落遺址幾乎都建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古人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其實這也就是風水理論中依山傍水原則的由來。

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率族人來到湖南嶽陽縣渭洞鄉。這裡的地形給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里幕阜山餘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是風水學裡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於是張谷英帶大家在這裡定居下來,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五百年來發展成為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大家族。這是比較典型的好風水旺家宅的事例。

建在珞珈山麓的武漢大學已有百年歷史,在特定的風水環境下,校園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學生宿舍貼著山坡,像環曲的城牆,還有個城門洞似的出入口。山坡平台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立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顯示出高等學府肅穆宏大的氣勢。武漢大學的選址和營建正是風水理論中「屋包山」的典範。

古人對於陰宅的重視不亞於陽宅,特別講究「事死如事生」。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許多國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對視野開闊的平原,甚至有的國君墓乾脆建在山巔之上,以顯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權的威嚴。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別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大漢原陵秘葬經》就曾記載:「立塚安墳,須籍來山去水。」

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範,它背靠驪山、面向渭水,這一帶的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也許有人要問,秦始皇執政於都城咸陽,為什麼陵園卻要選在遠離咸陽的驪山之陰?我們來看看這裡的地勢就明白了。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山勢起伏,層巒疊嶂。從渭河北岸遠遠眺去,這段山脈左右對稱,似一巨大的屏風立於始皇陵後,站在陵頂南望,這段山脈又呈弧形,皇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可以看出,這裡正是一塊符合依山傍水原則的風水寶地。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這個建陵思想。


古代墓葬選址示意圖

選址原則四:察形觀勢

中國傳統的「天人一體」哲學觀使得中國人對於天地、人生有著獨特的看法,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協調和統一。傳統風水理論實際上也是這種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也就是說,在選擇居停之處時要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中去考察,這也就是所謂的「查形觀勢」原則。

《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我國的龍脈都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從崑崙向東南又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經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應順應龍脈的走向。

在查形觀勢的時候還要弄清楚龍脈的形與勢的區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就像是起伏的群峰,形則是單座的山頭。認勢唯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查形觀勢就是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樣就不會有後顧之憂,而會後福綿延,福澤子孫。《朱子語類》論北京的大環境云:「冀都山脈從雲中發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這說明瞭北京地理環境之優越。

中國帝王陵墓的選址是非常注重查形觀勢的。以清朝皇帝的陵墓為例,我們可以發現在選擇陵墓的地址時,在這方面他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清東陵據說是順治親自跑馬遊山而選定的風水寶地。以風水而論,這裡確是絕佳之地——整個陵區以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後龍」,是龍脈來源;陵區以昌瑞山為靠山,東側的鷹飛倒仰山為青龍;西側的黃花山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鐘的金星山為朝山;遠處的影壁山為案山;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屈曲流過,環抱有情。是典型的「山環水繞、負陰抱陽」的山水格局。清代各帝后妃陵寢的選址和營建都是如此,無不考慮龍、砂、穴、水、明堂、近案和遠朝的相互關係,以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選址原則五:土質檢驗

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現在都已經成為旅遊觀光景點,大家不難發現,這些墓葬的所在地一般都有山清水秀、風光秀美、空氣清新、草木豐茂的特點。也就是說,這裡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較優良的。其實,在堪輿師給帝王選擇陵寢的過程中,他們除了十分重視方位形勢等因素外,對於當地的土壤質量也是非常重視和挑剔的。針對這些問題,他們常常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捻,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井察看深層的土質和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在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就是風(空氣)、水、地(土地)。「地」就包括了土壤,土壤質量的好壞是風水學需要研究的大問題。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傳統風水學認為土質決定人的體質的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發現,土質對人的影響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土壤中的鋅、鉬、硒、氟等元素會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軌在《耳談》中記載:「衡之常寧來陽立錫,其地人語予云:‘凡錫產處不宜生殖,故人必貧而遷徙。’」《山海經》也記載了不少地質與身體的關係,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體的體形、體質、生育都有影響。

第二,潮濕腐敗之地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會導致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

第三,地球是一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時刻對人發生著作用。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會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等疾病。

第四,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坑洞、複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污染輻射線或粒子流,導致人頭痛、眩暈、內分泌失調。

從另一方面來說,古代的堪輿師相對來說都是地理學家,對氣候、環境較為敏感,我們不得不承認風水術確定有科學道理,並非空穴來風。風水圈中曾流傳過一個「郭璞葬母」的傳說:郭母死後,郭璞給母親挑選的墓穴距離河邊不到百米,如果一發大水墳便會被淹掉,這可是風水大忌。郭璞卻敢葬,預言水必退去,時人將信將疑。結果若干年後,河水果然改道了,郭母墓四周都成了桑田,郭璞的名氣因此大振。郭璞為什麼敢這麼斷言,無非是他對附近的山川走向、河流分布、氣候變化,比別人更瞭解罷了。

(節選自《迷蹤帝陵》)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