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米恰恰」洛杉機映演 呈現臺灣電影小清新(組圖)

大陸電影挾市場規模和資金結構優勢,近幾年常見跨國合拍商業大片,臺灣電影則以「小清新」風格在兩岸三地開出票房佳績。今年獲得金馬獎五項提名的臺灣電影「寶米恰恰」近日來到美國映演,導演王傳宗表示,臺灣電影已走到「新浪潮」盡頭,未來必須以刻劃人性的故事、類型化的影片,方能在華語電影市場站穩腳跟。


圖片: 電影「寶米恰恰」海報。 (官方網站/記者蕭融)

2012年電影金馬獎頒獎訂本週末舉行頒獎典禮,獲得最佳新銳導演、新進演員等五項提名的「寶米恰恰」來到洛杉磯映演,它同時也是聖地牙哥「亞洲影展-臺灣單元」開幕影片。

「寶米恰恰」劇情講述雙胞胎女孩寶妮和米妮外型相同、內心迥異的青春戀曲,由臺灣青年導演王傳宗、楊貽茜共同執導,影片風格則是最近廣受兩岸三地年輕影迷追捧的「小清新」之作。

導演王傳宗與製片團隊在洛杉磯與媒體見面,他說:「所謂「小品」電影,對我而言即是資創規模和影片產值沒有那麼高,但是,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電影元素,在這一作品當中是一樣也沒缺少。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的「武俠」講的是親情,周星馳在『長江七號』說的是父子關係,所謂「類型」就是影片商業包裝,真正好看是能夠打動觀眾、引發共鳴的內容。」


圖片: 「寶米恰恰」導演王傳宗。 (記者蕭融拍攝)

王傳宗表示,臺灣電影正走到侯孝賢、楊德昌等人開啟「新浪潮」的尾聲,相較於大陸近幾年屢見跨國合拍商業大片,臺灣電影眼下仍陷資金取得不易之困境。他指出:「比較中港臺三地電影製片環境,這幾年大陸電影市場活絡,製作預算大,對影片進行商業包裝的力度非常強,也因為必須迎合市場需求,劇情刻劃人性的部分少了,導致商業性有餘,人性卻不足。再談港片,一度以外國合拍影片居多,這類影片總往商業靠攏,傳統港味變少,但是,最近幾年『港滋港味』電影又回來了,如許鞍華執導的「桃姐」。至於臺灣電影,就是受限於資金結構,比較常見的是小品影片,最近幾年已有愈來愈多臺灣導演選擇『類型』這一區塊的題材拍片,我認為,兩年之內一定可以看到更多既有商業潛力,又兼有人性的影片問世。」

「寶米恰恰」製片人許家豪期許臺灣電影不以資金短少而受限,估計臺灣電影在相對自由的創作環境之下開拍,故事題材也顯得豐富多元,可望以此為特色,在中港臺一體的華語電影市場站穩腳跟。

許家豪說:「論兩岸三地製片環境,臺灣最大好處是新進的、年輕的電影人有很大創作空間,能夠保持題材完整性和獨立性。對於兩岸電影人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在一個可以控制的預算裡,預算無分大或小,都必須先找出什麼才是能夠感動觀眾的元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