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領導人必須擁抱民主

 2012-11-20 09: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隨著中共新一屆領導層的亮相,許多中國和西方觀察家頭腦中的問題是:中共是否將允許民主化改革?

跟以往的類似場合一樣,這一次黨給出的回答仍是明確的:中共無意放棄權力。在十八大開幕式上,即將離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驅散了外界對於中共是否決心延續政治壟斷地位的疑問。他提出,中國領導人「絕不會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換句話說,不會放棄一黨制。

儘管胡錦濤的表態必須得到認真對待,但也有必要記住,中共對中國的未來並不享有唯一的決定權。事實上,雖然其仍在信誓旦旦,但黨目前承受著來自各個方向的前所未有的壓力,要求它通過民主化改革交出權力。

一黨制變得更加不穩固的最重要跡象是,民主化辯論又回來了。知識界意識到現狀不可維繫,從來都是改變現狀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就中國而言,知識界的這種覺醒受到中國經濟和社會一些強大趨勢的推動。

以支撐中共統治的中國經濟表現為例。面對近來增長放緩,許多人絞盡腦汁思索個中緣由。獲得最大認同的一個觀點是,中央集權式裙帶資本主義的「惡性腫瘤」已經四下擴散,正在扼殺中國的經濟。

中央集權式裙帶資本主義是中國各類經濟弊病(宏觀經濟失衡、歧視私營部門、監管過度、金融抑制以及創新乏力)的根源。中央集權式裙帶資本主義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中共背棄了市場化改革方向,轉而把政府主導的投資行動作為增長引擎。在一段時間裏,一系列一次性的有利因素,如人口結構紅利(導致勞動人口相對於非勞動人口的比例較高)、全球化和信貸繁榮,帶來了令世人矚目的高增長,也掩蓋了這一掠奪性制度所造成的代價。

眼下的經濟增長放緩,暴露了中央集權式裙帶資本主義的陰暗面。中國各界正快速形成一種共識:今天的經濟改革需要政治改革,首先是民主化改革。若不授權於民,既得利益集團(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中央部委以及執政精英的家族)不會心甘情願地放棄自己的種種特權。

如果為了繼續執政而重振經濟增長的動機,尚不足以促使中國新領導層冒險啟動政治改革,那麼中國日益升級的各種社會緊張將迫使他們順應形勢。對社會不公、貪污腐化和環境退化感到不滿的中國民眾,如今比以往城市化程度更高、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聯繫更緊密,他們已開始在非常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上對黨發起挑戰。最近因環保問題引發的多起大規模抗議活動——導致大型工業項目被取消——只不過是未來局面的先兆。天天發生500人以上的抗議活動,是顯示中國社會動盪不安的又一個跡象。

從國際經驗看,中共很可能將要進入最終下臺前的危機時期。自從葡萄牙1974年開始民主轉型以來,全球已有大約80個國家完成了由威權體制向不同形式民主政體的轉型。當然,這些轉型並非都產生了高質量的民主政體。但當今一個引人矚目的事實是,世界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國家(195個國家中的48個)仍在實行威權體制。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了這一政治民主化進程。就中國而言,最相關的兩大因素是一黨制的失敗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政治後果。

一黨制政權也許是威權體制中最先進的形式。但即便這類政權 也無法避免滅亡。由於「逆向選擇」法則(威權體制吸引機會主義者,並且由於過度官僚化和厭惡風險而產生一代比一代弱的領導人),一黨制政權會通過組織結構 上的腐朽而坍塌。民主政體可通過政治上的「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實現新陳代謝,但一黨制政權做不到這一點。正因如此,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主政體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而最長的一黨制政權 (蘇聯)持續了74年。中共已執政了63年,很快就要逼近這個記錄。

現代化的政治規律也對中共不利。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某一給定水平(以購買力平價(PPP)衡量為約4000至6000美元),在一 個不以石油業為主的經濟體幾乎不可能維持威權統治。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人均GDP接近8400美元的中國,已經是一個異常現象。人均GDP高於中國的威權或 半威權國家,幾乎都是以石油業為主的經濟體。迄今中共也許逃脫了這個政治規律,但不可能無限期地這麼做。

我們在1974年以來的民主轉型歷史中發現一個規律:在喪失全部可信度之前主動發起變革的政權,其命運遠遠好於將威權進行到底的政權。對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來說,這一不言而喻的教訓應該是足夠清楚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金融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