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偽城市化裡無處棲身的農民

 2012-11-14 11: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夏天,81歲的湖北省雲夢縣農民褚運林仍不得不下地種菜。腳上劣質的塑料拖鞋,是兩雙拖鞋各一隻拼成的一雙。

他的老伴,也近八旬了。唯一的兒子,因某些原因年近五十至今未婚。兩位老人,一年共有低保1070元。這點錢,養活不了一家三口,兩位八旬老人不得不繼續種地謀生。嫁出近20年的女兒,不得不經常回娘家幫老人種地。

像褚運林這樣終生在土裡刨食的農民,在中國越來越少了。11月3日發布的《2012中國社會藍皮書》說,中國城鎮化人口已經超過50%,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業人口。而佔總人口不足一半的農業人口中,只有40%的人完全從事農業勞動。

以中部諸省為例,近年湖北提出建設「8+1城市圈」、湖南提出打造「長株潭城市群」、河南提出發展「中原城市群」,資源配置以行政化的方式集中向大城市集中。整個中國,資源則向首都、省會、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高度集中,導致大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有吸納能力,卻無承載能力;小城鎮不斷衰落,有承載能力而無吸納能力。一旦人口超負荷財政無力承擔,又不得不動用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的人口繼續增加。

城市化中的有些數據耐人尋味:《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2012》發布,報告對50個城市上班路上的平均時間進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鐘居榜首,廣州、上海、深圳分別以48分鐘、47分鐘、46分鐘緊隨其後。

有研究表明,城市裡人們的居住密度與人們的友善程度呈反比。居住在獨棟房屋,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所以,發達國家的大部分城市,中產階層都有獨棟房屋可住,只有較小比例的低收入人群才住樓房。在一些省份的農村,農民們放棄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宅基地,在政府的組織和安排上住進了樓房,沒有了院子,他們沒有了飼養耕牛、囤放農具的場所。數百年來農民的院居生活方式,被徹底改變。

一些高層官員認為,讓越來越多的農民住進樓房是一件了不起的政績。一到週末,這些官員中的部分人卻要駕駛著公車去偏遠的鄉村過週末,農家樂成為一種潮流,在炕上吃飯成為一種特色。

中國,正以每天消失100個村子的速度在快步進入城鎮化。藍皮書說,這個國家的城鎮化人口過半,標誌著中國開始進入以城市社會為主的新成長階段。繼工業化、市場化之後,城市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藍皮書還說,在城市化進程中,29.7%的農業戶籍人口已經居住在城鎮不再務農。可是,城鎮沒有真正接納他們,他們只不過是居住在城鎮裡而已。戶籍限制,使得他們無法獲得與真正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福利。他們的孩子,不得不繳納不菲的贊助費才能在城裡上學。

褚運林所在村莊,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他們像候鳥一樣,冬天回到故鄉,甚至有人駕駛著小轎車回鄉過春節。春暖花開時,他們又背井離鄉去東北小城的工地上打工。一些年齡漸大的農民工,不得不放棄外出務工,回到地裡種地。他們,近十多年來在城市謀生,終無法成為城裡人。

中國城市化,仍然任重道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易論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