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8日子夜時分,青州市博物館,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博物館值班人員急忙應門,看到三位農民站在門外,他們稱在堯王山西路延伸段工程邵莊鎮岔河村南路段工地發現一顆大佛頭,已送至博物館。
值班人員半信半疑,決定與三人去一探究竟。只見在一輛渣土車的車廂內,放置著一白色圓形石製物體,雖被泥土包裹,但肉髻和五官仍清晰可辨,果然是顆佛頭。
青州大佛頭
這顆佛頭來自哪裡?它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工地驚現佛頭
2月18日,青州市堯王山西路延伸段工程邵莊鎮岔河村南路段正在施工。資料顯示,堯王山西路延伸段東起仰天山路,沿堯王山路向西經溫莊村、張莊村、董莊村到邵莊鎮政府,路線長17.5公里,2010年10月份開工建設。
邵莊鎮地處青州市西部,歷史悠久。該鎮文化站站長李玉森介紹,因臨近齊國都城臨淄,加上山清水秀,邵莊鎮曾被視為齊王的「後花院」,齊王及臣子經常來此打獵遊玩,境內有四座齊王王塚;十六國時期,南燕國主慕容德建都青州,修筑的廣固城亦在邵莊鎮。在堯王山西路延長段修筑過程中,邵莊鎮之前就有文物出土,因此頗受關注。
傍晚時分,岔河村幾位村民正在工地旁遊玩,忽然看見挖掘機挖出一塊巨石,之後又將其放入土中,其中一人趕緊將消息告訴了正在村東面地裡幹活的岔河村會計趙洪生:「頭上有疙瘩,看著像佛頭。」
將信將疑的趙洪生和劉廣亮、祝運同等幾位村民決定挖挖看看,當時正好有許多村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經過此處回家,十幾位村民便一起用鐵鍬等工具開挖,挖了好久才看到佛頭的全貌,「圓的,插不上手,十幾個人也掀不動。」趙洪生回憶說。
村民們與施工方協商,使用鏟車將佛頭從坑中運出,佛頭實在太大,一度從鏟車中滾出,鏟車第二次才將佛頭成功運出。
當時,工地附近經常有文物販子出沒,有人也建議把佛頭賣掉。為了防止夜長夢多,趙洪生、劉廣亮和祝運同三人使用施工方車輛連夜將佛頭送到了青州市博物館。由於天黑,加上佛頭上有泥土,這些樸實的農民到最後也沒有看清楚佛頭的完整模樣。
7月24日,記者在青州市博物館南廳一樓看到了這尊佛頭,佛頭面帶微笑,栩栩如生。青州市博物館副館長王瑞霞告訴記者,有些人稱這種佛為「笑佛」,佛頭前額正中有一白毫,雙眼凹陷,這些地方或鑲嵌琉璃、寶石,或塗上顏色,佛頭的下巴、鼻子和耳朵等處殘缺,有明顯的修補痕跡,有些地方風化比較嚴重,說明此佛曾長期矗立在地面之上。記者看到,為了增加展覽效果,青州市博物館專門為佛頭設計了一個底座,底座高1.8米,有四層石雕,從下至上依次為淺浮雕忍冬紋、12尊佛像紋、兩層覆蓮紋。
山東目前發現的最大佛頭
該佛頭高1.4米,寬0.93米,重達2.2噸。根據《佛說佛像量度經》的記載,佛教造像有統一的標準,因此根據佛頭尺寸可以推算出整個佛身的尺寸。
《佛說造像量度經》的作者為舍利弗,他「自幼形貌端嚴,及長,修習諸技藝,通曉《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論議,諸族弟悉皆歸伏」,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閣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
《佛說造像量度經》為梵文,晦澀難懂,起初中國造像工匠都是師傅傳徒弟,口授心記。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著名史學家、語言學家、佛經翻譯家工布查布將《佛說造像量度經》譯成漢文。工布查布,又稱袞布扎布公,生於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歿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為蒙古烏珠穆沁部人,博爾濟吉特氏,成吉思汗二十三代孫。
《佛說造像量度經》雲:「以自手指量,百有二十指。肉髻崇四指,髮際亦如此。面輪豎縱度,帶半十二指。」第一句說佛像全身高度,第二句說肉髻及髮際以上的高度,最後一句說面部長度。根據這一比例,佛頭高1.4米,整個佛身的高度應該在8米以上。
佛身高大的佛像被俗稱為「丈八佛」。在博興縣寨郝鄉寨高村便有一「丈八佛」,建造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因原處興國寺內,亦名興國寺石造像。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積7.29平方米,為單身立式圓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圓,微笑,豐頤大耳,法相莊嚴,身披「褒衣博帶式」通肩袈裟,內著僧支祗,胸前打結,「施無畏與願印」,赤足立於蓮花座上。
除了博興縣的「丈八佛」,我國還有另外四處「丈八佛」遺存,分別是:臨邑龍泉寺「丈八佛」,原在臨邑縣德平鎮西南隅龍泉寺內,為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所)建,佛身系大理石質,彫刻精細,1937年龍泉寺被日軍燒燬,「丈八佛」倖存,現由臨邑縣文化館珍藏。臨淄區「丈八佛」,坐落在臨淄區齊都鎮西關村北側西天寺北魏大石佛院內,是山東省有名的單體石佛造像,佛像由一巨石彫刻而成,身高5.6米,寬1.8米,厚1米。青島市博物館藏雙「丈八佛」,高5.85米,佛像身軀微傾,雙目細長,彎如新月,目光下視,面含微笑,兩腳跌立於刻有蓮花的石座上,這兩尊大佛原立於臨淄龍泉寺內,日本侵略者曾欲將其盜回日本,因遭到中國人民強烈反對未能成功。陝西省彬縣「丈八佛」,存於陝西省彬縣涇河南岸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全寺的中心大佛窟有24米高大佛,佛兩旁的脅侍菩薩,頭戴寶冠,衣著華麗,身高均達5米多。
由此可見,青州出土的這一佛頭其原佛像亦為「丈八佛」,據專家鑑定,該佛頭是目前山東省內發現的體積最大的一尊佛頭。
笑容泄露佛頭年齡
專家鑑定後認為,此佛頭彫刻於距今約1500年的東魏時期,那麼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呢?
王瑞霞向記者介紹了佛像的斷代方法:將未知年代的佛像與有紀年的、風格相近的佛像進行對比,因為有紀年的佛像的紀年不一定是佛像彫刻的年份,也可能是信徒出資供養的時間,所以佛像斷代只能給出一個大體的時間段,很難斷定是哪一年。
這顆佛頭的彫刻年代便是通過與龍興寺窖藏佛像進行對比來確定的。1996年10月,青州市一所學校的操場上發現了龍興寺窖藏佛像,從一座東西長8.7米、南北寬6.8米、深2米的窖坑中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時期的佛教造像400多尊,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佛像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這批佛像中,有一尊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尼智明造像,在保留諸多北魏佛像要素的基礎上開始顯現出新的特徵:面相開始變圓,但都帶有稚氣,前胸開始向前凸起,雙肩開始變平,衣紋和衣折逐漸變少等等。
佛頭與尼智明造像風格接近,因其佛身已無,只能根據其頭部特徵來判斷其年代:肉髻與北魏晚期相比已經變矮,臉型變得方圓,眼睛非常大,笑容不像北魏晚期那樣僵硬而是更加自然……從整體風格看,更接近於博興縣的「丈八佛」。
「從北魏時期開始,山東就有造大佛像的傳統。我們以前發現的龍興寺造像也有個頭非常大的,最高的3.1米,但是光頭都這麼大的佛像還從來沒發現過,這個頭像
的出土證明在青州當時有很多大佛像。」王瑞霞說。
神秘的石佛院
岔河村周圍目前看不到任何寺院的遺蹟,為何會出土這麼大的一顆佛頭呢?
據岔河村村民介紹,他們世代都聽說周圍有一座石佛寺,卻從來沒有人見過。趙洪聲告訴記者,在離佛頭出土的地方不遠處,過去有一座高達四五米的無頭坐佛,小時候他和小夥伴經常去玩,有時甚至會爬到佛像上去,「文革」時期,此佛被毀,用來燒制石灰,據說這尊坐佛便是石佛寺的主佛,然而從尺寸上看,無頭坐佛顯然不是佛頭的佛身。
佛頭出土後,青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工地進行了勘探,初步判斷,佛頭出土的地方的確曾經存在一座古老的寺院,這座寺院東西寬80米,南北長120米,在施工的殘土中,考古人員還找到了寺院殘留的石柱。
佛頭應該屬於該寺院,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該寺院卻幾乎不見於史籍,只有《益都金石記》裡有「宋石佛禪院大德行狀石幢」和「宋石佛院造像題名」的記載,稱寺院不是在岔河村而在離岔河村數百米遠的牛家莊。
佛教自西晉時期傳入青州後,逐步興盛。據清人考證,青州第一座佛寺為寧福寺,《益都縣圖志》記載:「鄭母店有寧福寺,舊矣。考諸府秉,實造於晉太安元年(公元302年),基舊在店東,地名塔兒坡者。」慕容德建都青州後,高僧朗公隨其來此傳教興寺,盛極不衰;北魏、北齊時期,青州僅有石刻可據的就有七級寺、彌陀寺、吉祥寺、重興寺等十幾處規模較大的名寺古剎;青州佛教到隋唐達到鼎盛時期,寺院林立,法務昌隆。莫非石佛院在青州眾多寺院中規模過小,故不見於史籍記載?但考慮到寺內有如此巨大之佛像,這種說法應該不成立。
考古人員發現,大佛頭出土的地方,曾經是一處河灘,因為年代久遠,河流早已消失,專家認為佛頭也有可能是被河流從牛家莊衝到了岔河村。
根據佛頭的彫刻年代,專家們認為,石佛院在北魏時期已初具規模,到了唐宋時期,達到鼎盛,因為和佛頭一起出土的石柱等,大多是唐宋時期的遺存。到了元代,因為戰爭或自然災害等原因,石佛院成為一片廢墟,佛頭從佛身上斷開,滾落到河灘上,被埋入泥沙之中,直到1500多年以後,又被人們發現。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