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以及他的藝術時代(下)(組圖)


郎世寧《篙獻英芝圖》

孤然傲氣獨愛深山

《朗吟閣法貼》中記載,雍正承襲康熙的授導,精心官邸,常以鑽研圖史翰墨自娛,淺淫於晉唐宋元的名家墨妙。朝廷工書善畫的宗室、臣子、畫師等經常奉命創作,著名者有允禧、張廷玉、蔣廷錫、高其佩、唐岱等人。

未成皇帝之前,雍正深居簡出,精心修煉,除了熟讀漢人的儒家經典外,也喜讀釋典,一生好談佛法,自比「釋主」,曾在王府內舉行法會,修煉禪定和密宗佛法,佛學的修為很深。除佛教外,雍正帝也崇奉道教,故宮珍藏的《胤禛道裝雙圓一氣圖像》軸,描繪了身著道裝的雍正帝與道士煉丹的場面。雍正對儒、釋、道理解透徹,認為通過自身的修為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高其佩《松鶴延年》

他在《山居自怡》一詩中寫道:「生平耽靜僻,每愛住深山。百卉從榮謝,雙丸任往還。朝廷容懶慢,天地許清閑。睡起三竿日,仙蹤似可攀。」這種心性的修為體現在了他的文人氣質之上,也體現在了他日後的藝術品位與對藝術形式的偏好方面。因此,雍正在繪畫藝術上,追求唐宋以來的貼學傳統,山水畫延續清初正統「四王」畫風,花鳥則受惲壽平的影響。每年節令、帝后壽辰等重要節日,奉御製做各種質材考究、風格工整細緻的作品,充分呈現出雍正朝「典雅精細」的藝術品位。

宮廷畫作中包括多幅《雍正皇帝行樂圖》,多是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色,畫中雍正觀花聽鸝、水畔閑坐、岸邊獨酌、園中折桂、書齋寫經、圍爐觀書等情景,都體現了雍正追求一種閑雅文人的體驗。畫作《清流濯足》中雍正帝身著漁夫裝,閑適地一人垂釣,兩隻腳自然隨意地搭在一起,生動而有趣。畫中的雍正如隱士,或身處華麗的宮廷居室中,或徘徊於幽深的山澗草木間。沒有了皇權在上的威嚴,皆衣著普通、踽踽獨行,完全沉湎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突顯出一種中國傳統文人獨有的精神上的孤傲與卓然獨立的氣質。這些思想意識都深刻了影響了當時宮廷書畫藝術的精神追求與品位。


郎世寧《聚瑞圖》

西風東進影響深遠

雍正朝期間曾經嚴禁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但是,對於繪畫上的西洋風格他並不排斥。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擋》的記錄,義大利耶穌傳教士郎世寧,自雍正元年開始作為內廷畫師,為京城各種活動的承辦留下豐富的畫作。郎世寧19歲加入天主教耶穌會,受到畫家、建築師安德列波索的透視幾何法繪畫的影響。在康熙五十年(1715年)來到中國,受到其他修士的引薦進入紫禁城。他擅長畫人物肖像、花鳥、走獸,為皇帝服務。

受到西洋畫師的影響,雍正對於各種各樣的西洋器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多次把西洋器物呈給造辦處,命其模仿。《養心殿造辦處案》關於此類記載非常豐富:如雍正五年九月「二十五日郎中持出西洋掐絲琺瑯盒一件。奉旨:仿做。欽此」西洋風格對雍正的影響很大,他很樂於接受這些新的事物,並且進行創新。他曾命人設計西洋器物,把中西器物配置在一起,以及西洋的建築構件等都大量的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

據記載,雍正元年九月,郎世寧繪製了《聚瑞圖》,圖上顯示,紫檀木底座上方擺置仿官窯花瓶,其中插有粉紅、純白並蒂蓮荷及蓮蓬等裝飾。郎世寧的繪畫運用西畫畫法,注重結構解剖、光影的處理以及透視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清代宮廷繪畫的發展。

同時中國的傳統繪畫也影響了這位西方傳教士畫師,他融合中西文化,獨創了新的繪畫風格,極大影響了中國後來的繪畫,成為中西融合的先例。在郎世寧的作品《嵩獻英芝圖》中,有著明顯的歐洲繪畫的痕跡,但所繪內容的吉祥寓意完全是中國傳統式的。圖中的白鷹、松樹、巨石等都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吉祥符號,帶有祝福、祈福的用意。

雍正自小接受的完整、富足的教育,與他善於體悟、深思內斂的個性相結合,造就了他喜愛詩書,追求高雅、恬靜的思想的性格。其個人的愛好和品位影響了整整一個朝代。尤其在瓷器製作上更是取得了無可逾越的巔峰成就,窯燒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雍正時期的藝術品以「精細文雅、玲瓏秀美」成為人們讚賞與驚嘆之作,「雍正風格」更是作為一種藝術風格為藝術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解釋了為何歷經數代,雍正時期的藝術品仍是收藏愛好者瘋狂追求的。

(原標題:橫琴自向古音調 雍正皇帝以及他的藝術時代)
本文留言

作者安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